“我熱愛這片廣袤的土地,要像胡楊一樣深深扎根在這里?!边@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新疆心血管介入診療質控中心主任馬依彤的熱血宣言。
馬依彤是新疆醫科大學心血管病中心主任,榮獲2022年度“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是新疆唯一獲此殊榮的科技工作者。
如今年過六旬,馬依彤雄心依舊,他計劃在微創介入治療上實現新突破,為新疆各族人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一腔“心血”
馬依彤出生在克拉瑪依市,祖輩世代從醫。從小耳濡目染,17歲的他在高考填報志愿時,所有志愿均和醫學相關。1983年,馬依彤從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系畢業后,進入新疆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科心臟介入導管室工作。
真正讓他致力于在新疆推廣心血管介入診療技術的誘因,還是源自他的國外求學經歷。上世紀90年代,馬依彤到國外攻讀博士,在那里他見證了當時“高精尖”的介入技術,不僅創傷小,手術時間短,病人術后恢復還快。
“‘介入’通俗點講就是微創手術的一種?!瘪R依彤解釋,當時在新疆,很多病人需要去國內其他省市甚至國外就醫,不僅路程遠而且費用也高。正是這樣一份對家鄉的情感,讓馬依彤學成后拒絕了導師和國內著名專家的邀請,回到母校新疆醫科大學,在新疆率先引進并推廣了冠心病、先心病等心血管介入診療等一批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新技術,最終實現了疑難危重癥患者不出疆。
近年來,他主持完成了各種心導管介入手術上萬臺(次)。為了在新疆大范圍推廣該項技術,他帶領團隊積極培養基層介入醫師,監督全疆介入診療規范實施,提高了全疆診療效果。多項診療技術填補了新疆乃至西部地區空白,一些技術達到全國一流水平,帶動了全疆心血管學科的提升和發展。
“醫心”一意
為讓研究成果更好惠及基層,40多年來,馬依彤帶領團隊走遍天山南北,開展駐村工作、組織義診,對基層醫務工作者進行“傳幫帶”……在馬依彤和團隊的不懈努力下,目前,新疆超過半數的縣級醫院,已經能夠獨立開展介入手術治療,其學術獲益人數高達3萬余人。
馬依彤不僅熱愛臨床工作,還一直在科研領域辛勤耕耘。勤耕不輟換來的是科研成果豐碩。他是全國首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負責人,獲得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推廣類)二等獎1項、華夏醫學科技獎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省部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等50余項各級各類獎勵。2018年6月,以共同通訊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雜志《科學》發表論文,這是新疆醫學研究領域首次在國際科學研究頂尖雜志發表研究論文,也是新疆醫學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2019年,馬依彤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資助,這是新疆醫療衛生行業首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
“懷揣滾燙的熱愛與赤忱,心中就從不會有荒蕪?!瘪R依彤將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言傳身教給每一位學生。從1983年起,馬依彤開始承擔臨床帶教工作,為新疆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醫務工作者。讓他欣慰的是,學生中超過一半分布在天山南北,多數已經成為這一領域的帶頭人。漫漫四十載白衣路,追光少年已然成為頂尖的醫學教授。馬依彤說:“我會一直干下去,更好地守護新疆各族人民。我的事業在新疆,我的心已和胡楊樹一樣,深深地扎根在這片我熱愛的廣袤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