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祖國西部邊陲建成西北首個高血壓研究所;她開展繼發性高血壓研究,顛覆了“就診高血壓中繼發性高血壓患病率較低”的行業認知;她在新疆打造了我國首個農牧區高血壓防治模板,使該區域腦卒中所導致的死亡在非傳染性疾病死亡中占比大幅下降。
她就是自治區人民醫院高血壓診療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國家衛健委高血壓診療研究重點實驗室(共建)主任、新疆高血壓研究所所長李南方。從醫40余載,她像堅韌頑強的雪蓮花一樣,在天山腳下絢麗綻放。她只做一件事——矢志不渝為公眾防治高血壓。她被世界高血壓聯盟和中國高血壓聯盟授予突出貢獻獎,并獲“吳階平-保羅·楊森醫學獎”。
求學海外 心系邊疆
李南方,1958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遼寧大連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
1983年,李南方從新疆醫學院畢業。分配到自治區人民醫院后,她主動選擇工作條件差、環境艱苦的急救中心鍛煉自己。在急救中心的大量重癥心腦血管病的搶救中,讓她深切地感受到“高血壓”所造成的巨大健康危害。
1989年,李南方經過全國選拔考試,受國家衛生部派遣赴海外留學,她選擇了“高血壓”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萌生了在新疆這個高血壓高發區,建一個高血壓防治中心的夢想。1996年,獲得博士學位又從事了一年博士后研究后,1997年春,她毅然放棄高薪優酬的機遇和選擇,帶著16箱圖書和資料,回到了新疆。
學成歸來,李南方帶領團隊和學生奔赴天山南北,一方面做高血壓的流行病學調查,另一方面普及高血壓防治知識,培訓鄉村醫生。結合新疆的實際情況,她義務編寫了多種語言文字的《高血壓防治的基本知識》,免費分發給鄉村醫生甚至應需寄往全國各地;她為鄉村醫生設計和編寫了簡單易行、經濟有效的《高血壓藥物治療方案》,這一方案被國家衛生部列為“十年百項”全國推廣項目,在全國大范圍推廣。針對新疆基層高血壓防控實際問題,她將臨床醫療和人群防治相結合,率先提出并帶領團隊構建了覆蓋新疆全域的“三級高血壓防控技術體系”。從三個代表縣的縱向觀察看,高血壓防控水平較2000 年前大幅提升,腦卒中在非傳染性疾病死亡占比下降34.1 %。
專注事業 碩果累累
隨著高血壓知識的普及和推廣,全疆各地疑難重癥患者來醫院就診,李南方說:“三甲醫院的高血壓專科必須建立一個高血壓病因診斷和鑒別診斷平臺,以解決復雜疑難高血壓患者的診斷治療問題”。她帶領團隊開發、改良、整合120余項涉及多個系統的繼發性高血壓的診療技術,在全球高血壓領域開創性地建立了系統的繼發性高血壓病因篩查和診治平臺,使就診患者中繼發性高血壓的診斷率提高到39.3%,打破了以往繼發性高血壓患病率不足10%的傳統觀念,并將病因干預融入到個體化降壓治療中,解決了大量復雜疑難問題。她所創立的高血壓科逐步發展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高血壓中心,2002年,成為我國西北第一個高血壓研究所,2009年,被認定為自治區重點實驗室,2011年,被國家衛生部列為國家重點臨床專科。她帶領團隊所成就的高血壓專科診療模式,被證明可進一步提升17%的控制率,減少1/3心血管事件風險,并顯現出非常顯著的衛生經濟學效益。
從醫40多年,李南方面對諸多困惑與挑戰,幾度親歷險境。如今,她所創立的高血壓專科已成為集臨床醫療、科學研究、人群防治、人才培養為一體的,我國高血壓領域唯一的國家衛生健康委高血壓診療研究重點實驗室(共建)。然而,李南方的腳步依然沒有停歇,她奔波在高血壓診療、防控和研究的一線:“唯愿通過不斷努力、不斷優化,能讓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引發的致殘率、致死率再低一些。” 李南方帶領全科,圍繞臨床醫療和人群防治所面臨的實際問題開展科學研究,建立了近5萬例縱向隨訪隊列和36萬例的高血壓臨床研究數據庫,完成了科研課題85項、發表學術論文600余篇(SCI130余篇)。主編了中文和英文版《繼發性高血壓》著作面向中國和世界發行,培養博士后、博士、碩士200余人,為我國及人類高血壓醫療和防控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