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拉開了中國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的序幕,并以此為標志設立了“中國航天日”。2023年是我國第八個航天日,旨在秉承發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時代北斗精神,加快航天強國建設,積極構建外空領域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廣大公眾特別是青少年,行而致知、知而促行,不斷探索宇宙奧秘。
圍繞“格物致知 叩問蒼穹”主題,新疆天文臺、新疆天文學會聯合新疆腐蝕與防護協會開展了系列科普活動。
4月23日、24日下午,先后邀請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四年級300余同學分批次參觀了新疆天文臺隕石館和水運儀象臺,了解到珍貴的隕石標本不亞于一次小行星探測和我國古代的天文科技成就。


4月23日下午,新疆腐蝕與防護協會理事長王獻昉為烏市113中學的200余名同學做了題為《腐蝕帶來的危害》的科普講座,同學們深刻地認識到腐蝕與防護科學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4月24日上午,新疆天文臺還在113中學開展了觀測太陽活動,近1000名同學數了數太陽表面有多少黑子。

4月25日上午,新疆天文學會秘書長宋華剛在113中學的會議室帶領200余名同學一起暢游了中國的航天夢,在同學們的心中散播了一顆探索宇宙的夢想。

此外,千余名同學還參觀了擺放在113中學的長征2F火箭、長征5號火箭、嫦娥五號等模型。

供稿:新疆天文學會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