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將中小學生河貍及棲息地資源調查與學校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相結合,通過調查成果展覽引導中小學生愛自然、愛家鄉,宣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思想,10月12日,由新疆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新疆山水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中心、塔克什肯鎮國門學校、布爾根河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共同舉辦的“河貍生態保護宣傳進校園”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此次共組織30位學生代表圍繞河貍生態保護開展了“參觀布爾根河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標本館”“河貍生態保護小課堂”和“拍攝家鄉自然美景及河貍生存環境”活動。
“老師說,河貍遇到人后,會兩天不出窩,也不進食。”六年級(2)班的葉斯泰,在參觀完河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標本館后與同學們分享時說道。



在觀看保護區宣傳片和工作人員專業講解過程中,同學們了解了布爾根河沿岸的野生動植物保護的相關自然科普、法律法規及保護區巡護員的日常工作等內容。 同時重點學習了河貍作為一種古老物種,它的生存環境現狀、家族數量、生活習性、主要的食物及河貍窩的構造等有趣的知識。大家也因此明白了,不僅河貍,對于其他所有的野生動物,最好的自然保護就是不要打擾它。
布爾根河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趙新鵬說:“保護區長期重視發揮保護區自身的環境教育功能,將保護區工作人員豐富的一線實踐經驗作為重要的宣教內容,除了社區共管宣傳,未來有學生自然課堂計劃,此次活動就是與新疆山水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中心合作的一次創新嘗試。”



在“河貍保護主題小課堂”上,新疆山水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中心的工作人員引導學生擔當生態保護宣傳員,同學們通過分組討論,結合參觀學習的知識,一起梳理關于家鄉與眾不同的特點及自然環境,加深了對家鄉生態環境和特有野生動植物的認識。
10月13日, 塔克什肯國門學校、河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新疆山水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中心三方共同帶隊,引導同學們拍攝布爾根河自然環境、村莊居住環境,通過照片記錄河貍的生存環境,了解河貍與人類活動的關系。9位學生共拍了674張照片。


同學們紛紛表示意猶未盡。后續,還將開展“學生照片故事分享會”“河貍保護主題宣傳進校園”及“河貍生態保護主題學生攝影展”系列活動,讓更多學生參與到家鄉的生態保護的行動中來。
塔克什肯鎮國門學校鄭校長說:“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家鄉的美,去了解保護區在河貍生態保護的工作成果,再用照片展覽的形式向全校的師生宣傳,是環境教育,也是愛家鄉、愛國教育,形式上受孩子們的歡迎,內容更有意義?!?/p>
供稿:新疆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