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山東”2024年新疆農業質量協會基層農技推廣人員能力提升培訓班在山東濰坊圓滿結束,來自全疆200名農技人員參加了培訓。

此次培訓覆蓋了地縣鄉三級農機、農技、畜牧專業技術人員,覆蓋范圍廣,輻射帶動性強,培訓班緊扣新疆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的實際需求和突出問題,精心設置了豐富多樣的培訓內容,重點突出了“專、精、新”三個特點:

一是專業定制課程。針對培訓對象,圍繞種植、養殖、農機、農產品品牌打造、農產品加工方面的新品種、新技術、新農藝、新規范進行理論授課,設置了山東省基層農技人員工作情況及經驗分享、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鄉村振興、山東省畜牧業發展現狀及趨勢、糧食單產提升及(小麥玉米)種植技術、蔬菜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綠色標準化生產及品牌打造、鹽堿地綜合治理、農產品質量安全等8個專題,邀請了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濰坊市農業農村局、濰坊市農技推廣中心、濰坊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等8名資深專家、教授進行了專題授課,師資選配精準,課件干貨滿滿,讓學員系統深入地學習理論知識和經驗做法,助力學員在鄉村振興的各個崗位上扛重任、挑大梁。組織學員先后到壽光市東斟灌村彩椒合作社、東籬田園綜合體、中國—荷蘭現代農業產業園、山東沃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正大蛋業(山東)有限公司、濰柴雷沃重工等23個產業規模大、示范帶動性強的基地觀摩學習,現場學習現代農業發展創新點,通過學用結合、面對面交流,深入了解以濰坊市為代表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進案例,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是精準細致管理。培訓開始前,新疆農業質量協會與山東濰坊國家農綜區人才學院開展培訓服務工作協調會,成立服務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圍繞服務保障具體工作精準對接需求,明確劃分職責任務,確保責任到人、任務到位,推動各項籌備工作有序高效開展。同時在餐飲、住宿等綜合服務上也做了充分準備。在餐飲方面,從源頭保障食品原材料質量,及時調整菜品種類;在住宿方面,提供良好住宿環境,保障生活設施供應俱全。

三是教學方法新穎。培訓采取理論教學+案例分析+現場教學的形式開展,特別是案例教學、主持總結、學員分享發言等方式,讓學員與專家、學員與學員之間形成多邊的互動與交流,充分突出教學的參與性、分享性和體驗性,更加有效的更新了知識結構,拓展了視野,增強了服務意識,提高業務素養和技術水平,為更好服務三農,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助力鄉村人才振興提供了基礎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把技術送到地頭、把文章寫在田間,為農業提質增效、農民收入持續增加發揮重要作用。
來自巴州的學員趙黎煒感慨道:“這次培訓讓我大開眼界,山東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管理模式給了我很多啟發。我深刻認識到,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和創新,才能更好地服務家鄉的農業發展。”
另一位學員烏恰縣巴亞吐木·買買提托合提表示:“實地參觀讓我看到了差距,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回去后,我要把學到的技術和理念傳授給更多的農戶,幫助他們提高產量和質量。”
參與培訓的學員們紛紛表示,此次山東之行收獲頗豐。不僅在理論水平上得到了提升,更通過實地考察開闊了視野,學到了許多新的理念和實用技術。他們將把所學知識和經驗帶回新疆,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為提升當地農業生產水平、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新疆農業質量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協會將繼續關注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的成長和發展,根據實際需求把農技人員培訓辦好、辦好成效,為加強自治區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供稿:新疆農業質量協會常苗苗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