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炎夏,恰逢端午佳節,由新疆免疫學會主辦,新疆臨床免疫專業委員會及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風濕免疫科承辦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免疫學會第一屆臨床免疫專業委員會換屆大會暨第二屆臨床免疫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于6月24日-25日在烏魯木齊市順利召開。本次大會包含兩個議題:臨床免疫專委會換屆成立大會以及第一屆新疆臨床免疫高峰論壇。新疆免疫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蒲紅偉教授主持此次大會。

會上,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羅莉教授做第一屆臨床免疫專業委員會工作總結報告。按照《新疆免疫學會章程》要求,來自烏魯木齊、昌吉、巴州、喀什、伊犁、阿勒泰、塔城、克拉瑪依、哈密、和田、博州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不同醫院的與會代表參與投票,依次選舉出委員、常務委員、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羅莉教授當選新一屆主任委員,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帕麗達·阿布力孜教授、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病科主任張麗教授當選副主任委員,由40名來自各地州不同醫院涉及風濕免疫、腎病、血液、內分泌、呼吸、兒科、消化、中醫、檢驗等專業的醫師當選本屆委員會常務委員及委員。

羅莉主任委員在表態發言中表示,在自治區科協和新疆免疫學會的領導下,在中國免疫學會栗占國主委的大力支持下,新疆免疫學會第二屆臨床免疫專業委員會將通過搭建共同的學習交流平臺,加強與相關學科的交流合作,把免疫的理念滲透至各學科領域,從而推動新疆臨床免疫學進一步發展。
在第一屆新疆臨床免疫高峰論壇上,邀請到中國免疫學會自身免疫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栗占國教授,中國醫師協會風濕免疫科醫師分會會長、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曾小峰教授,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趙巖教授,中國醫師協會風濕病專科醫師分會血管炎學組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田新平教授,歐洲神經肌肉疾病中心委員、中日友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王國春教授,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分會全國常委、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何嵐教授,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吳慶軍教授、徐東教授、李菁教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劉栩教授、任立敏教授,北京大學第一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郝燕捷教授,中日友好醫院風濕免疫科盧昕教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風濕免疫科穆榮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風濕免疫科薛靜教授,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風濕免疫科吳振彪教授,天津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院長邊育紅教授,新疆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丁劍冰教授,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科劉暉教授、綜合內三科高穎教授、神經內科馬建華教授、腎病科張麗教授、內分泌杜國利教授,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檢驗科馮陽春教授等為代表的多位專家,相聚一堂,采用線上線下交流互動的形式,為大家帶來精彩的專題講座。


本次會議圍繞免疫與臨床的多個主題展開,內容涉及免疫與臨床各學科的交叉融合,并將免疫學研究與臨床應用相結合,搭建二者之間聯系緊密的橋梁。內容包括風濕免疫相關疾病最新診治進展及基礎免疫研究對臨床診療的意義。通過對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的發病機制、特異性抗體的檢測及生物制劑治療等的闡述,揭示神經免疫之間的相關作用,發掘兩者相互作用的治療潛力;而在一些內分泌系統疾病中,激素依賴性體現了免疫系統與內分泌系統的相互聯系,免疫系統的異常活動可能導致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如Graves病和橋本甲狀腺炎;對于呼吸免疫,涉及結締組織疾病有間質性肺疾病和肺動脈高壓表現等,同時也是預防呼吸道疾病的首道防線;血栓性微血管病疾病譜涉及腎臟、風濕、血液、產科及腫瘤專業領域,診斷和治療較復雜,更是體現免疫與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從事多年基礎免疫研究的專家深入探討免疫細胞與炎癥的作用機理,指引基礎免疫學向臨床診療轉化。


來自伊犁州、石河子、烏市等各醫院的青年醫師分享了臨床診療過程中涉及免疫的真實案例,通過實例進一步驗證了免疫與其他學科的緊密聯系。

通過此次論壇搭建的免疫與臨床各學科之間交流的平臺,促進全疆地州各醫院涉及風濕免疫、腎病、血液、內分泌、呼吸、兒科、消化、中醫、檢驗、皮膚等多個學科的專業交流,拓展臨床診療思路的同時,也使各學科之間交流更加緊密,為推動新疆臨床免疫學發展創造了條件。
供稿:新疆免疫學會 孟巖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