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和落實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二十大中提出的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領廣大學子要做有理想肯奮斗能吃苦的新時代青年用實際行動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貢獻青春力量,積極響應2024年全國大學生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石榴籽祖國行”新疆專項社會實踐的號召,昌吉學院航空學院團委結合“2023年度翱翔之翼大學生科技志愿服務項目”,組建了一支由10位師生組成的社會實踐團隊,于2024年7月6日前往阿克蘇地區柯坪縣阿恰勒鎮中心小學,為90名五年級學生開展了為期一天的“鑄牢共同體意識,探索科技之旅”的一場趣味盎然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01 破冰行動

7月6日實踐團隊于烏魯木齊火車站乘車前往阿克蘇,次日中午到達柯坪縣阿恰勒鎮中心小學全程歷時15小時,跨越1177公里,下午即開展航空航天知識科普下鄉活動。

為了打破同學們與大學生志愿者的生疏,主持人王亮舉行了一場破冰小游戲,用孩子們的笑聲打破了彼此的陌生,敞開了心扉。
02 航空報國講座

大飛機、空間站代表著大國制造的最高端產品和技術,它們的實現,離不開中國一代又一代科學家、工程師青春和汗水的奉獻。航空航天發展史講座及航空航天先進人物事跡由實踐團隊成員周王陽、羅天昊、范維斌三位同學分別從航空航天英雄人物、中國航天日、中國空間站三方面為孩子們展開講述?,F場積極互動,氣氛熱烈,同學們精神抖擻,心中充滿了對航空航天的期待與向往。
03 急救知識學習


實踐團隊成員對鄉村中小學生開展CPR急救、海姆立克急救和止血包扎知識的講解和操作訓練,楊雯麗、郭欣格兩位同學詳細地介紹并演示了心肺復蘇的操作過程,并對有疑問的孩子進行一對一的講解和指導,使同學們掌握最具有實用基礎的急救方法。
04 非遺文化傳承之剪紙學習


剪紙是指尖上的“非遺”,實踐團隊成員帶領孩子們進行剪紙體驗,意在引導同學們了解民風民俗,提高動手能力,體驗中國剪紙的無限魅力,讓師生在傳承、保護、發展非遺文化的同時,進一步增強師生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家鄉,各民族團結一家親的家國情懷,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審美理念,使他們今后的生活更豐富,更精彩!一件件美麗的剪紙作品在同學們的智慧碰撞中呈現出來。
05 航空航天科普展板講解

逐夢蒼穹,中國航天人對太空的探索從未止步。實踐團隊成員周王陽同學為孩子們現場講解展板上的航空航天大事記,帶領學生了解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以及兩彈一星功勛人物,旨在加強中小學生對航空航天發展史的相關知識的認知與學習,激發對航空航天文化的興趣與愛好。
08 航模拼裝及放飛比賽


實踐團隊成員帶領學生DIY航模制作以及木質激光切割航模拼裝,拼裝機尾、固定機翼,親手組裝專屬于自己的飛機航模,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團隊成員指導學生親手組裝屬于自己的飛機,同學們一邊聽講解,一邊手底下不斷摸索嘗試。不一會兒,一架架飛機模型就在孩子們的巧手中誕生了!孩子們的臉上樂開了花兒,最后帶著自豪與歡樂的心情進行了一場規模盛大的航模放飛儀式。

09 獎狀證書頒發

實踐團隊對在本次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孩子們頒發了獎狀和獎品。并鼓勵同學們要記住:“奮斗是青春最靚麗的底色,要勤學善思、心懷大志、自強自信,用行動彰顯青春英姿”。
10 采訪紀實

最后我們的實踐團隊成員對參加今天活動的同學進行了采訪,在采訪過程中,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是一個意義非凡的一天。學生阿依努爾·牙生表示:“今天的活動讓我們了解了航天航空知識的同時,也促進了對強大的祖國的了解,拉近了我們與科技的距離,激發了青少年對科學普及的興趣”。
11 實踐總結


振翼騰飛,航空報國。此次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的圓滿落幕離不開背后努力的老師與同學們。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各位同學紛紛表示,將用青春腳步丈量責任,用青春汗水詮釋擔當,為“全國大學生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貢獻青春力量。時代賦予青年大任,青年勇擔時代責任,作為新時代青年,應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活力,奏響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時代強音!昌吉學院航空學院將始終弘揚航空報國精神,號召航院學子用青春譜寫鄉村振興詩篇,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供稿:昌吉學院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