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活動讓我了解了很多優秀的創新成果,也讓我更深入地認識了創新工作帶來的實際意義。”來自新疆電機工程學會會員單位國網新疆電科院的馬揚說。
6月9日,為推動創新成果轉化落地應用,增強各類創新團隊研發經驗交流,由新疆電機工程學會主辦的“烏昌片區雙創孵化成果發布及交流活動”在新疆能源互聯網雙創示范中心如期舉行。
新疆新疆能源互聯網雙創示范中心于2021年8月建成,該中心成立以來已成功孵化76項創新成果,此次活動從已孵化項目中遴選出了一批優秀成果進行專場宣傳發布。
活動現場,來自新疆店工程學會的六家會員單位的創新團隊成員采用項目路演的方式,結合實物展示對各自的創新成果進行了性能介紹和產品宣傳。

其中,國網新疆電科院的“少油設備壓力、氫氣狀態監測裝置”能夠有效保證變壓器套管安全運行、減少不必要的停電檢修,已在全疆多個地區廣泛應用。由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和哈密供電公司共同研發的“SF6氣體狀態智能感知裝置”可實時監測SF6氣體溫度、壓力等設備運行狀態信息,有效提高了運維效率。國網昌吉供電公司的“主動式電壓互感器消諧裝置”從根本上解決了鐵磁諧振問題。
創新經驗交流座談會上,多位創新達人和來自不同單位的參會人員分享了自己日常創新工作的成功經驗和實踐心得。“此次交流使我受益頗深,創新絕不是僅僅為了完成任務,創新的意義是為了增效降耗,我們在未來工作中也應一直秉持創新的發展理念,為打造國家清潔能源高地貢獻力量。”新疆瑞德鴻信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鈁說。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新疆電機工程學會深入貫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決策,在能源互聯網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2021-2022年度,累計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獎20項,專利授權1377項,發布地方技術標準8項,獲批自治區重點實驗室2項,職工創新成果獲各級表彰3277項。
本次活動的圓滿舉辦,不僅為新疆電機工程學會創新成果創造了一個展示和宣傳的窗口,也為加強基層創新團隊互動交流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會。新疆電機工程學會將持續加強與各會員單位互動交流,不斷優化完善孵化轉化、知識產權運營等有效運營機制,做優做精,進一步夯實雙創平臺運營,塑造“聚星創享”雙創平臺影響力,全力以赴打造成果轉化新高地。
供稿:新疆電機工程學會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