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生發(fā),傳播有時。春天是進行自然觀察的好時機。為激發(fā)同學們關(guān)注自然地熱情,4月7日,新疆植物學會康曉珊博士為烏魯木齊市113中學的300名一年級的小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科普課程,為同學們帶去春天的召喚。這也是新疆植物學會2023年度開展的第四次科普進校園活動。

科普活動現(xiàn)場

互動環(huán)節(jié)

積極回答問題的同學
一年級的小朋友別看個頭不高,知識儲備很豐富,當問到為什么植物種子會選擇不同的傳播方式,有的同學說因為每一種方法都有好處和壞處,總有一樣是適合的,植物可以選擇不同的適合自己的方式;有的同學認為種子傳播的方式和它的習性有關(guān);同學們還能通過觀察不同形態(tài)的種子推測出傳播方式,大膽踴躍的回答問題。互動環(huán)節(jié)氣氛熱烈,同學們仔細觀察翅果的飛行,爭相回答觀察到的結(jié)果,每一位孩子眼里都閃爍著快樂的光芒。
113中學的老師也表示這次活動的互動部分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這么生動活潑的課程和以往的很不一樣!孩子們舍不得離開,不斷地詢問在聆聽過程中想到的問題,康曉珊博士耐心地解答了孩子們的問題,鼓勵孩子們多去自然中觀察,去探索大自然的智慧。
供稿;新疆植物學會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