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落實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要求,持續推進2023年度各地區草原資源與生態監測,客觀掌握草原植被變化規律、科學評價各地區草原資源與生態狀況,新疆草原學會聯合草原總站積極開展2023年國家級固定監測點實地踏查及監測技術指導工作,扎實推進林草工作結合主題教育往深里走實里走。

常規監測區
2023年6月10日,自治區草原總站選派4個技術指導組赴各地(州)縣(市)34個國家級固定監測點開展實地踏查和技術指導工作。現地查看了永久觀測區、常規監測區、刈割監測區、科研試驗區4個監測區,了解掌握了固定監測點圍欄的建設和保護情況,監測區內設備管理保護、圍欄修補、監測區監測工作開展情況,詳細記錄監測點草原植被類型、高度、蓋度、優勢植物種名稱、產草量測定等指標,及時掌握了草原植被、生態狀況和草原利用狀況等。

技術指導組了解各地區固定監測點基本情況

圍欄內取樣

圍欄外取樣

無人機拍攝監測點情況

樣方拍照
通過此次國家級固定監測點的實地踏查和技術指導工作,使全疆各地(州)縣(市)技術人員明白國家級固定監測點的重要性,掌握了固定監測點的監測方法,提高了基層監測人員的監測水平,為新疆草原植被生長及利用、科學評價草原生態環境、草原資源保護及建設提供了重要依據。此次國家級固定監測點的實地踏查,做到了帶著問題“來”,揣著答案“回”,把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貫穿全過程,將“思學踐悟”轉化為干事 “真招實招”,推進主題教育走實走深。
供稿:新疆草原學會 宋玲鈺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