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區生態護林員在保護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等生態系統,參與林業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南疆特色林果產區為例,通過持續多年的實操培訓,生態護林員已經初步掌握了果樹嫁接、修剪等技術,能夠完成當地林果栽培管理的各項工作。另一方面,在強化生態護林員田間實操技能的同時,基礎理論知識成了生態護林員職業技能培訓中的短板,為此,新疆林學會計劃編制符合我區林業發展現狀的生態護林員基礎科技理論培訓體系。

6月15日,新疆林學會選派三位專家首次在和田地區洛浦縣多魯鄉開展生態護林員培訓工作,采取室內理論培訓形式,培訓內容為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知識,具體包括常見有害生物的識別、危害、防治方法、注意事項,尤其對和田地區的核桃、紅棗、葡萄等主要林果樹種的病蟲害作了重點講解。來自多魯鄉各村的52名生態護林員參加了此次培訓。培訓結束后,對參訓的生態護林員進行隨堂考試,檢驗培訓效果。通過考試發現,一部分生態護林員具備較好的學習能力,能夠領會培訓的主要內容,樂于思考問題,表現出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多魯鄉巴什央都瑪村的阿布杜熱西提·阿布杜瓦克、奧依曼村的阿孜古麗·依布拉說:“黨和政府關心我們生態護林員,我們要做好生態護林員的工作,建設美麗的家園。希望自治區的專家經常來給我們講課,教給我們病蟲害防治、果樹管理等各種知識。”
此次培訓獲得了參訓人員的一致好評,良好的培訓效果提振了新疆林學會開展生態護林員培訓試點工作的信心,也為持續深入開展生態護林員培訓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供稿:新疆林學會張帆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