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午,2022年“庫爾勒香梨氣象服務,助力果農增收致富”專家服務基層示范團活動正式啟動。此項活動由新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新疆氣象學會承辦,巴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巴州氣象局協辦。新疆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謝國輝出席啟動儀式并致辭。

謝國輝在致辭中表示,氣象與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穩定是緊密相連的。氣候變暖背景下,在防御自然災害、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氣象服務尤為重要。新疆氣象局始終把為農服務放在氣象工作的首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的決策部署,切實增強做好新疆農業生產特別是特色林果業氣象保障服務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底線思維,強化風險意識,密切關注天氣氣候的動態變化,跟蹤開展精細化的氣象與防災減災服務,趨利避害,努力將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
謝國輝指出,香梨氣象服務是新疆氣象服務的一個品牌,新疆氣象局專門成立了香梨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中心,配備了最強的力量,并得到了中國氣象局、自治區政府的大力支持。新疆氣象局將以“專家服務基層示范團”項目實施為契機,從以下3方面加強基層氣象防災減災管理體系建設,一是發揮基層氣象協理員隊伍優勢,完善氣象為農服務網絡,二是建立農業大戶的農村氣象服務聯系卡,形成長久的氣象專業服務直通車,提供專業定向的氣象預警短訊和服務,實現氣象信息在廣大農村的最后一公里傳遞,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三是實現特色農業氣象服務再上新臺階,促使氣象服務更加精細化、更貼近農村農民的實際。實現氣象科技成果到“庫爾勒香梨”助農服務成果的轉化,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氣象力量。

20日—26日為期一周的“專題講座”通過騰訊會議形式在線開展,由來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新疆農業大學、巴州農業局、巴州農科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二十九團農業發展中心及氣象部門的14位專家、教授組成的專家團做專題講座,針對庫爾勒災害性天氣防御、香梨氣象服務、林果病蟲害與防治、香梨栽培技術等內容開展技術交流、研討。參會學員主要來自巴州庫爾勒香梨主產區250余人。

會議提前建立了微信群,作為釋疑解惑的長久服務通道。會議期間,學員與專家就庫爾勒香梨凍害及防護等問題進行了直播連線交流。專家針對農戶提出的技術疑問做出認真細致的解答。

據自治區人社廳職稱社會化評價中心副主任柏甜介紹,專家服務基層活動是圍繞基層需求,組織開展專題培訓、現場技術指導、決策咨詢、項目合作等特殊專家服務,發揮專家人才在技術、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幫助基層地區解決一批關鍵技術難題,開展一批社會公益活動,培養一批本土實用骨干人才的有效載體。自2012年專家服務活動開展以來,市區共組織1704名各行業的領域專家深入縣級以下單位以及廣大農村、城鎮市區中小型企業等基層一線,開展139期專業技術人員服務基層活動,培養4萬余名基層專業技術骨干,惠及基層群眾19.3萬余人,幫助解決各類技術難題2000多個,取得良好社會經濟效益。

據新疆氣象學會正高級工程師保爾汗江介紹,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農業生產方式的巨大變化,新形勢新任務對氣象為農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氣象專家為主體構成的專家服務基層示范團,為全面助推鄉村振興、全力推進特色林果業產業鏈科技進步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在帶動新疆特色優勢產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專家服務基層示范團還將擇期開展更多的針對庫爾勒香梨特色林果業的現場調研、技術交流與農業氣象服務。
供稿:新疆氣象學會尹仔鋒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