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做好新品種認定和畜禽遺傳資源鑒定申報工作,2023年6月5日至7日,新疆畜牧獸醫學會理事、中國畜牧業協會驢業分會副會長、中國驢產業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驢遺傳資源普查國家專家、新疆畜牧科學院畜牧研究所馬屬動物研究室學科帶頭人托乎提·阿及德研究員及第四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馬驢駝專業委員會成員、驢遺傳資源普查國家專家、“科創中國”現代驢產業服務團專家、新疆畜牧科學院畜牧研究所馬屬動物研究室主任肖海霞研究員,受自治區畜牧總站邀請,在畜牧總站畜禽遺傳資源科迪力夏提·買買提推廣研究員的帶領下赴喀什地區開展“疆岳驢”遺傳資源現場調研。

我國有24個地方驢品種沒有培育品種和引入品種。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新疆喀什地區先后多次從陜西引進大型驢關中驢對新疆地方驢品種小型驢新疆驢進行雜交改良、橫交固定、選育提高等培育而成的優良高產群體,具有耐粗飼、適應性和抗病力強、生產性能高、經濟效益好等特點。主要分布于喀什地區岳普湖、澤普、伽師、巴楚、疏勒、英吉沙等地。2000年被注冊命名“疆岳驢”,成為我國第一個驢的商品品牌。

6月6日上午,調研專家組在與喀什地區畜牧獸醫局局長艾薩江·艾亥提、喀什地區畜牧工作站產業體系科科長米爾卡米力·麥麥提等相關領導開展的座談會上,雙方就“疆岳驢”目前的群體情況、數量、分布特點、發展現狀、研究進展等進行了交流,有關領導對新疆畜牧科學院專家自1999年以來為“疆岳驢”通過新品種認定而開展的眾多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與認可。

6月6日下午和6月7日,調研組專家走訪了岳普湖縣的規模驢場、合作社以及澤普縣新疆金胡楊牧業有限公司、新疆金胡楊藥業有限公司和養殖戶,現場了解了“疆岳驢”的畜群結構、飼養管理、產業發展等情況。
通過本次走訪調研發現,喀什地區的“疆岳驢”群體基礎好、品質優良,深受當地養殖戶和企業的歡迎,已被多個省區引作種畜。基于此,積極開展“疆岳驢”新品種認定和國家畜禽遺傳資源鑒定申報工作,發掘“疆岳驢”專用性能潛力、培育新類型,將進一步豐富驢種質資源多樣性,加強我國驢種質“芯片”建設,帶動新疆驢產業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并為解決驢存欄量持續下降問題提供新契機。
供稿:新疆畜牧獸醫學會 肖海霞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