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廣泛宣傳“喜迎二十大 科普向未來”科普活動主題,向公眾傳播植物科學知識,觀察身邊的自然,結合秋季植物葉子顏色、生存狀態變化的自然景象。9月21日,新疆植物學會康曉珊博士精心組織開展了《千變萬化的葉子》科普講座活動,帶著同學們通過認識葉子的結構,了解葉子形態變化的功能和顏色豐富的原因,旨在引導中小學生關注自然,熱愛自然,欣賞自然。

此次課程第一批小聽眾是來自吐魯番市高昌區艾丁湖希望小學的200多名學生,同學們聽的十分認真,互動積極,紛紛表現出對自然的好奇和喜愛。整個課程持續了一個小時,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熱烈歡迎。艾丁湖希望小學的王玉紅書記對康曉珊博士這三年來設計的自然系列課程表示了高度贊揚,很高興孩子們能在學習之余了解到更多更豐富的科學知識,希望可以讓更多學生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科普大餐。

在新疆植物學會和艾丁湖希望小學的共同努力下,《種子靠什么去旅行》錄制成視頻課程,已推廣到吐魯番高昌區其他小學,截至目前,受益人數達到1.5萬小學生。下一步,該視頻還將繼續推廣到吐魯番全市的小學,讓更多學生受益。
未來,新疆植物學會將一如既往地積極發揮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科普優勢,推出更多的自然科普課程,惠及到更多學生。讓那些在邊疆、在偏遠地區的孩子們,依舊可以感受到科學魅力,自然的樂趣。
供稿:新疆植物學會 康曉珊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