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宣傳部公布2021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示范項目、優秀團隊、服務標兵名單,新疆畜牧獸醫學會會員單位新疆畜牧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完成的“棉秸稈飼料化高效利用技術”被評為102個示范項目之一。此項目突破了棉秸稈使用的瓶頸問題,為棉秸稈高效利用開辟了新的通道,相關技術成果獲自治區2020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項目推廣稟承了綠色、環保、低成本的新飼料生產理念,對促進我區畜牧業健康發展和資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從農村實際和農民需要出發,引導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三下鄉”活動,形成了一大批工作基礎好、帶動效應強的優質項目,涌現出一大批深入農村基層、熱情服務群眾的先進典型,為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貢獻重要力量。“三下鄉”活動日益成為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民心工程,成為深化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響亮品牌。
為保障新疆畜牧業健康發展,有效緩解本地區粗飼料供給壓力,新疆畜牧獸醫學會組織專家,針對棉秸稈飼料化基礎數據缺失、缺乏科學的預處理技術、缺乏安全技術規范等問題,系統、全面摸清了新疆南疆棉秸稈的儲量,棉秸稈營養成分和游離棉酚含量,為系統利用開發棉秸稈提供了基礎數據支持,填補了國內空白;通過完善加工工藝形成了棉秸稈飼料化科學預處理技術,首次系統實現從“棉秸稈科學粉碎—全價日糧調控—制粒—精準飼喂”的科學利用技術;獲得了棉秸稈在綿羊不同生理階段的適宜添加量,摸清了游離棉酚在組織中的代謝與沉積規律,澄清了采食棉秸稈的綿羊的畜產品食品安全性未受到游離棉酚的影響。填補了棉秸稈在綿羊日糧中不同生理階段安全性利用的空白。實現了棉秸稈作為粗飼料的安全、有效利用,促進了棉秸稈的飼料化利用。
該技術成果成功在喀什、和田、阿克蘇、吐魯番等棉主產區行業主管部門、飼料生產企業、養殖企業等單位推廣應用,有力的發揮了技術支撐作用,應用單位經濟效益高達3.7億元,社會經濟效果顯著。
供稿:新疆畜牧獸醫學會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