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至21日,由中國土壤學會鹽堿土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承辦,新疆土壤與肥料學會等協辦的“中國土壤學會鹽堿土專業委員會2023年度學術年會暨加強鹽堿地綜合利用 推動鹽堿地特色農業發展學術研討會”在滄州成功舉辦。會議設大會主題報告、“鹽堿土障礙消減與質量提升”分會場和“耐鹽植物適生種植”分會場及研究生專場。來自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清華大學、寧夏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90余家單位的300多位專家學者、研究生、企業界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議開幕式由中國土壤學會鹽堿土專業委員會主任劉小京研究員主持。與會專家和領導共同為“鹽堿地特色農業青年突擊隊”授旗。在大會主題報告環節,劉小京研究員作了題為“關于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這篇大文章思考”的報告,新疆土壤與肥料學會理事長、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田長彥研究員,寧夏大學許興教授、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所姚榮江研究員,國際土壤學聯合會鹽漬土專業委員會原主席、匈牙利土壤研究所Tibor Tóth教授,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學研究、創新與商業化開發辦公室主任、原鹽生植物可持續利用研究所所長Bilquees Gul教授等專家分別圍繞實施鹽堿地以種適土與以土適種、耐鹽作物分子育種與鹽堿地農業、鹽堿地制圖、鹽堿地農藝措施改良利用、我國鹽堿地治理利用歷程、現狀與展望思考等作了主題報告。

大會現場
在“鹽堿土障礙消減與質量提升”分會場,與會專家針對新疆干旱區鹽漬化土壤、寧夏河套灌區鹽漬化土壤、東北蘇打鹽堿地、濱海鹽堿地咸水結冰灌溉植棉技術、冬小麥土下覆膜栽培技術、微咸水節水灌溉技術、黑土糧倉科技示范“改土提質增效”相關技術等進行了學術交流。在“耐鹽植物適生種植”分會場,專家們圍繞干旱區飼料油菜適鹽機理及其產業化模式、植物激素及次生代謝產物介導植物耐鹽能力、耐鹽堿高產長穗偃麥草選育與試驗示范、改良劑改良鹽堿地、作物適生改土、水鹽調控、水肥耦合、種質選育等方面展開了深入探討。在2個研究生專場中,來自不同高校的近20名研究生分別圍繞“鹽堿土障礙削減與質量提升”和“耐鹽植物適生種植”的主題進行了學術匯報,并經專家點評、評選出了6個優秀報告。

大會現場

大會合影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先后到中國科學院南皮生態試驗站、海興鹽堿地資源高效利用試驗基地進行了實地考察,參觀了站內監測和試驗設施、種質資源庫、土壤資源庫、鹽生植物選育試驗等。
本次會議為共同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這篇大文章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了智慧。
供稿:新疆土壤與肥料學會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