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第二期“急救知識進校園”科普宣教系列活動在勵志樓1224成功舉行。馬克思主義學院領導高度重視,組織了200余師生參加科普活動。昌吉市人民醫院杏林科普志愿者服務隊旨在普及心肺復蘇、海立克姆急救法以及止血包扎等緊急救護知識,提高師生在遇到突發狀況時的自救互救能力。

一、心肺復蘇:生命重啟的關鍵步驟
活動現場,志愿服務隊首先為師生們詳細講解了心肺復蘇的重要性及操作流程。在心臟驟停的情況下,每分鐘延遲進行心肺復蘇都可能導致生存率大幅下降。因此,掌握正確的心肺復蘇技巧對于挽救生命至關重要。隨后,通過模擬演示和現場教學,讓師生們親身體驗了心肺復蘇的實際操作,加深了大家對這一急救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二、海立克姆急救法:異物卡喉的急救利器
針對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異物卡喉緊急情況,還特別介紹了海立克姆急救法。通過生動的案例分析和模擬演示,向師生們展示了如何在關鍵時刻運用這一急救技能。他們強調,在遭遇異物卡喉時,迅速而準確地實施海立克姆急救法可以有效緩解窒息癥狀,為就醫爭取寶貴時間。

三、止血包扎:應對創傷的基本技能
除了心肺復蘇和海立克姆急救法外,活動還重點介紹了止血包扎這一基本急救技能。詳細講解了不同部位出血時的止血方法以及正確的包扎技巧,并現場指導師生們進行了實踐操作。正確的止血包扎不僅可以有效控制出血,還能減少感染風險,為傷者爭取更好的救治條件。

四、模擬實踐:讓知識轉化為能力
為了讓師生們更好地掌握這些急救技能,活動還特別設置了模擬實踐環節。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師生們分組進行了心肺復蘇、海立克姆急救法和止血包扎的模擬操作。通過親身實踐,大家不僅鞏固了理論知識,還提高了實際操作能力。
五、師生感受
馬克思主義學院蔣海英老師表示,這次“急救知識進校園”科普宣教活動使我受益匪淺,我不僅掌握了急救技能,更認識到急救知識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掌握急救技能、善于應對突發情況是我的職責所在,守護校園安全,人人有責!
馬克思主義學院B2201班王栩同學說道:“講座內容豐富且實用,醫生們通過生動形象的演示和詳細的講解,讓我們更直觀地了解了急救的過程和要點,并強調急救的時效性和準確性。這些急救知識,不僅能夠幫助我們自己,還能夠在關鍵時刻救助他人,守護生命,從我做起。我期待學校能繼續開展這樣的活動,讓更多的同學受益。
供稿:昌吉學院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