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新疆自然資源學會代理事長包安明研究員召集學會理事,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與會人員暢談體會和感受。大家一致認為,黨的二十大報告立意高遠、思想深邃、內容豐富,科學謀劃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宣言書,是一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理論光輝的綱領性文獻。

包安明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這一新的重大判斷,報告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對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戰略謀劃和戰略部署,指出新時代新階段的高質量發展,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正值開展第三次新疆綜合科學考察之際,新疆自然資源學會應瞄準新疆高質量發展目標和需求,加強一帶一路遙感和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提高災害形成機理、監測評估和預警預報能力,提升大區域遙感數據快速獲取、處理和分析能力,服務綠色絲路高質量發展。
鐘瑞森理事談到,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推動綠色發展需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要求“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新疆水資源短缺、分布極為不均,盡管新疆農業節水灌溉已經做得很好,滴灌技術走在世界前列,但新疆在水資源高效利用方面仍存在困難和瓶頸。如何按流域逐步推進水資源高效利用亟需開展攻關,建議首先加快推進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施方案的研究和落實。
劉鐵秘書長說:“全家人一塊認真聆聽了黨的二十大報告,認為黨的二十大報告內容豐富、體系完備,很多方面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說報告字里行間飽含著深厚的人民情懷,是不忘初心的偉大為民宣言,彰顯了黨的偉大宗旨”。
古麗·加帕爾理事對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感觸頗深,認為今后科研工作應更加注重全球尺度下的干旱區科學研究,加強干旱區數據共享平臺建設,突出干旱區生態與環境變化在全球變化中的作用和貢獻。
李均力理事認為黨的二十大報告清晰指明了中國該走向何方的問題,即“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許文強副秘書長深刻研讀了報告中關于碳中和的內容,即“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認為今后應加強新疆碳中和相關研究,瞄準新疆生態系統碳中和能力提升,精準核算荒漠生態系統碳匯。
黃粵理事對“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深入思考,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提出今后研究方向應緊密結合“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不但關注中亞-西亞的生態環境研究,還要拓展到非洲生態環境變化中去。
白潔、常存等新疆自然資源學會青年理事分別暢談了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體會和感受,大家認為報告擘畫黨和國家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鮮明貫穿了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主題,是一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政治宣言,是一個奮進新征程、創造新偉業的行動綱領。大家表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團結奮斗、勇毅前行,當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積極傳播者、忠實踐行者。
供稿:新疆自然資源學會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