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學術期刊提質增量論壇之“農業期刊助力農業強國建設”交流座談會在新疆大學學報編輯部會議室召開,會議由中國農業期刊網編輯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袁文業編審主持。《中國遙感》委員會科技期刊出版與宣傳專業委員會主任、《遙感學報》編輯部主任閆珺,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核技術》編輯部主任李勇平,中國期刊協會農業期刊分會副主任、《中國水稻科學》編輯部主任阮劉青,《茶葉科學》編輯部主任谷記平,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理事長、《新疆農業科學》常務副主編張瓊,《新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中英文)副主編趙新科,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秘書長王芳,新疆微生物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龍宣杞等出席會議。
袁文業首先就《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的辦刊經驗、中國農業大學學術期刊的發展現狀與發展方向及中國農業期刊網編輯委員會近3年的工作成效等分別向與會專家進行了介紹,分享了期刊的辦刊理念、運營模式及辦刊經驗,并對下一步的期刊工作和中國農業期刊網編輯委員會發展設想進行了展望。今年8月即將召開的農業期刊會議,將就期刊提升影響力、編輯人才培養、期刊發展過程中的管理方法與運營實踐等內容進行探討,并分享交流期刊發展的寶貴經驗。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學會與期刊部主任、《遙感學報》編輯部主任閆珺研究員就期刊編輯出版管理、組稿策劃、對外宣傳、期刊發行以及《遙感學報》近年的主要發展情況作了簡要介紹,指出《遙感學報》不僅在紙質刊物上精益求精,更是在互聯網傳播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同時打造高質量的網頁端和移動端平臺,為廣大研究學者投稿和文獻傳播提供便利。
中科院上海應物所研究員、《核技術》《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輻射研究與輻射工藝學報》聯合編輯部主任兼三刊副主編李勇平就期刊移動平臺和媒體融合發展方向進行了介紹,希望在全體編委與編輯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把握“卓越II期”發展機遇,把《NST》辦成有一流國際影響力的英文期刊,把《核技術》辦成頂級的核科技中文期刊,這些成就不僅推動了我國核科學技術的創新,也為期刊的發展贏得了國際認可,并圍繞當前期刊面臨的挑戰和問題和與會者進行了深入討論。
中國水稻研究所期刊部主任、《水稻科學(英文)》執行主編、《中國水稻科學》常務副主編阮劉青介紹了水稻所主辦期刊,分享了成功辦刊的故事;期刊和研究所攜手向未來,爭創世界一流期刊,創建世界一流研究所的發展展望。并表示,對于研究所主辦的期刊而言,只有主辦單位大力支持,期刊才能快速、健康發展;而一流期刊也可以加快研究所的成果發布與傳播,有利于發現人才和匯聚人才。
《茶葉科學》副主編谷記平介紹到,《茶葉科學》(英文刊名:Journal of Tea Science)于1964年8月經中宣部批準創刊,刊名系朱德委員長題字,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研究員擔任編委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教授等專家擔任編委會副主任,是茶學界唯一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收錄為核心區的中文核心期刊,并就如何做好茶科研的體會以及如何寫好茶葉科技論文進行分享,尤其是分享了期刊要如何實現科研面向學科前沿、面向國家需求、面向產業需求這個總目標辦好雜志,同時介紹了茶葉科技論文的結構,分享了如何寫出高質量的茶葉科技論文以及論文投稿技巧。
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理事長、《新疆農業科學》常務副主編張瓊,向大家介紹了新疆科技期刊的基本情況,表示希望通過同行間的密切交流與互相學習快速提升新疆學術期刊的影響力,幫助期刊快速成長?!缎陆髮W學報》(自然科學版中英文)副主編趙新科分享了學報的辦刊經驗,就辦刊中出現的問題和與會專家進行了研討。與會者在分享各自期刊辦刊經驗的基礎上,就期刊的發展方向、數字化傳播、國際化發展以及特色欄目設置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研討,并從構建一流品牌刊群、以群育刊培育一流期刊、以群育人培養一流團隊、刊群集團化發展新探索及未來展望等方面分享了一流期刊的發展路徑與實踐成果,對農業學術期刊的發展方向及提升期刊的影響力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
在自由討論環節,與會主編和專家圍繞“農業期刊學術質量與影響力提升”主題展開了熱烈討論,《新疆農業科學》編輯部王芳和岳榮強、《遙感學報》編輯部李多多、《茶葉科學》編輯部黃晨、《新疆大學學報》編輯部的編輯們進行了交流發言。

會后,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與中國農業期刊網編輯委員會開展了“強信念、勇擔當、展作為”主題黨日活動,組織與會全體黨員干部,前往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新疆大學校史館等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干部沿著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7月12日的考察路線,參觀了新疆大學校史館和新疆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在校史館里,大家走進“紅色傳承”“流金歲月”等展廳回望歷史,通過觀看陳列的珍貴史料,回顧了新疆大學百年走過的風雨歷程,通過聆聽講解員的精心講解,了解到俞秀松、林基路等革命先烈在新疆興辦教育、開啟民智的艱辛歷程,了解新疆大學從“抗大第二”到“南泥灣精神”的紅色文化傳承。
黨員干部紛紛表示,在參觀學習中,思想受到了洗禮、黨性得到了淬煉,將以此次交流活動為契機,深化學習交流,相互借鑒好的經驗做法,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袁文業主任表示將組織農業期刊同行,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堅持“雙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傳播農業科技文化,講好“三農”故事,推動我國期刊業的改革與創新,努力開創農業期刊工作新局面,更好地服務于農業強國和科技強國建設。

供稿: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 中國農業期刊網編輯委員會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