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7-20日,第9屆西部科技期刊發展論壇暨第26屆京津滬渝科技期刊主編/社長研討會在山西太原舉行,來自全國20余個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共500余名線下線上刊屆同仁和企業代表參加了會議。開幕式上,西部科技期刊聯盟主席、重慶市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理事長、重慶理工大學期刊社社長彭熙,天津市科技期刊學會副理事長、天津大學期刊中心主任陳金龍,山西省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理事長、山西醫學期刊社社長韓世范分別致辭。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新疆農業科學》 、《新疆醫科大學學報》、《新疆大學學報》、《內陸地震》、《沙漠綠洲與氣象》等編輯部的主編(編輯)參加了線上會議。
彭熙理事長表示,將繼續與聯盟成員一道全力以赴,乘勢而上,把西部科技期刊打造成重要成果創新傳播平臺和宣傳平臺;把“西部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建設成為科技期刊領域中高端化、專業化、品牌化的學術交流盛會。創建一流科技期刊,匯聚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更好地為國家科技創新及國民經濟建設服務,做出我們期刊人的貢獻。
2022年度“西牛計劃”入選項目發布儀式上,共頒發了“精品中文科技期刊”“優秀中文科技期刊”“優秀創新平臺”“精品英文科技期刊”及“優秀編輯學論著”5個獎項。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團體會員單位《新疆農業科學》獲得“精品中文科技期刊”,《新疆醫科大學學報》《新疆大學學報》《內陸地震》《荒漠綠洲與氣象》獲得“優秀中文科技期刊”,另有3篇論文獲得“優秀編輯學著”。
大會同期舉辦了高品質期刊建設、高水平辦刊人才培育、科技期刊深度融合與新技術運用、出版倫理與科研誠信、出版學論文寫作與課題申報、XML技術助力學術期刊數字化轉型探討6個分論壇,第二次“西部牛編”沙龍,第二期 “青雁講堂”—— “青年編輯成長之路”對話等活動。旨在持續推動西部及京津滬科技期刊學術質量和學術影響力的提升,服務科技創新與科技發展。

此次論壇以“建設一流期刊 推動深度融合 服務科技創新”為主題,特別邀請了8位權威專家和行業大咖作主旨報告。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創新部部長劉興平作了題為《建設一流期刊 服務科技創新》的主旨報告。他在報告中基于數據分析,客觀評估了我國科技期刊建設成績和發展現狀,著眼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核心特征,基于時代視角和比較視野,深入探討了在全球科技創新版圖深刻變化、學術出版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以及開放科學、數字經濟加速演進的大勢下,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方向和具體舉措。中國期刊協會副會長、中宣部傳媒監管局原局長、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聞報刊司司長李軍作《關于學術期刊繁榮發展幾個政策問題》主旨報告,分享了對當前期刊發展政策的一些認識和思考,重點是針對當前學術期刊發展環境,特別是政策環境的一些思考,并主要對關于建設一流科技期刊、關于17號文件、關于出版業十四五規劃3個方面的問題進行討論。
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溫相勇作了題為《推動出版高質量發展的幾點思考》的主旨報告。他指出,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正從高速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對高質量發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時期發展的主線。中央對出版高質量發展做出了重要部署和安排,認真學習深刻體會扎實貫徹落實好中央的決策,是當前出版界共同關心和需要迫切完成的任務。并分享了自己學習中央關于出版高質量發展的體會。
中國高??萍计诳芯繒硎麻L、北京林業大學期刊編輯部主任張鐵明作了題為《中國開放獲取出版實踐及展望》的主旨報告。他從期刊、論文、開放數據、平臺、出版合作、誠信建設等多角度系統梳理我國開放獲取出版的發展脈絡和進展;并結合國際國內對比,展望下一步的發展趨勢。
浙大學報(英文版)前總編、 BDM(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負責人張月紅以《學術出版行業的動態與理念》為題,回溯過去70年的科技突破和50年的出版變革,觀察未來出版的閾限空間;展示一系列相關的數據,討論誠信/倫理/價值觀的問題;并思考我們要承擔的誠信責任。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副社長、新媒體CEO才華燁在《<中國國家地理>新媒體發展的探索分享》的主旨報告中,通過案例分析詳細介紹了,在傳統媒體向新媒體擴展的過程中,中國國家地理新媒體所進行的嘗試和探索,率先推出影音電子雜志、全國首家新媒體平臺“隨行讀與隨心讀”服務、以及媒體的中國景觀的短視頻大影像庫,形成了傳統期刊和新媒體矩陣相結合的媒體格局。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Light學術出版中心主任、Light:Science &Applications執行主編白雨虹在《中國科技期刊自主創新的難點與痛點》的主旨報告中,以《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為例,指出辦刊過程中創新的主要難點是以及高品質期刊建設等。
高品質期刊建設分論壇
8月18日上午,分論壇以“高品質期刊建設”為主題,邀請了天津中草藥雜志社主任助理、副編審時圣明,《中華肝臟病雜志》編輯部副主任、副編審彭智,西安交通大學期刊中心編審邱芬,長安大學學術期刊管理中心副總編輯、編輯部主任、編審韓躍杰以及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副編審賈麗紅等專家做報告,并與參會人員進行了廣泛交流。 時圣明以《中草藥》期刊為例,探討了如何提升文章質量,建設高品質期刊; 彭智以《中華肝臟病雜志》為例,講述了關于醫學期刊融合發展之路的思考。邱芬基于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JPA)的發展歷程,從編委會建設、編輯隊伍建設、稿源建設、審稿專家隊伍建設以及期刊宣傳方法等多個角度,分享了辦刊過程中的成功經驗;韓躍杰以長安大學學術期刊管理中心的8種學術期刊的發展經驗為基礎,進行了題為《卓越引領,打造交通運輸領域一流期刊群》的報告,介紹了包括匯聚學術資源、內容質量建設、組織效能建設以及服務能力建設4個重點建設方面的成功經驗;賈麗紅從綜合類學報的角度出發,探討了綜合類學報提高影響力的途徑及轉型思路。

第二次“西部牛編”沙龍
2022年8月16日,在第二次“西部牛編”沙龍上,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前總編輯、BDM負責人張月紅編審做了題為《中文期刊提升國際影響力的幾點建議 & 思考》的主題報告,近60余位“牛編”,圍繞“中文科技期刊如何進入國際數據庫”開展了面對面交流。
張月紅編審在報告中,深入分析了中文學術期刊的國際化的機遇與挑戰;詳細介紹了Scopus、Ulrich、Ei Compendex、Medline &PMC(OA)、ESCI、開放科學期刊數據庫(DOAJ)等重要國際數據庫的申請標準和流程;介紹了學術出版倫理委員會(COPE)及其申請,以及一些國際學術學會組織的SSP,ALPSP和STM 等的情況和申請程序。
西部科技期刊聯盟主席、重慶市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理事長、重慶理工大學期刊社社長彭熙編審,高度贊揚了“西部牛編”沙龍的創意及其主題活動的精心策劃。
山西省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秘書長賈林山秘書長認為西部牛編沙龍是期刊編輯交流非常好的平臺,有利于互相學習,共同提高,促進期刊質量提升和發展。
西部科技期刊聯盟副主席、貴州省期刊學會副會長吳昌學認為,本次沙龍很有價值和意義,尤其是張月紅老師的精彩報告,給西部中文科技期刊了解國際科技期刊發展現狀,以及如何申請國際數據庫指出了明確的方向,給出了解決方案。
《火炸藥學報》執行主編李念念、《土木與環境工程學報(中英文)》副主編胡英奎、重慶紅智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編張營營、《廣西植物》編輯部主任蔣巧媛、《熱力發電》編輯部副編審李園、《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編輯潘雪等“牛編”分享了辦刊經驗。
鄉村振興研學活動
為了解、學習鄉村振興的先進經驗,同時充分利用科技期刊和專家資源助力鄉村振興,8月19日,鄉村振興研學同期活動在山西省晉中市祁縣開展,來自全國各地的80余位參會科技期刊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在祁縣旅游局局長崔駿引導下,代表們先后參觀了祁縣修善村、苗家堡村、劉家堡村與河灣村4個精品示范村。崔駿局長介紹到,祁縣歷史上誕生過王維、羅貫中、溫庭筠、王允等杰出的文學家、政治家,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祁縣的鄉村振興方案在歷史、文化底蘊上做文章,以圍繞特色抓亮點,著力描繪宜居鄉村“新圖景”;以圍繞項目抓整合,著力打造產業興旺“新樣板”;以圍繞善治抓創新,著力激活鄉村治理“新動能”。
西部科技期刊聯盟主席、重慶市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理事長彭熙對祁縣的鄉村振興模式高度評價。她講到,祁縣結合自身通過打造“1軸1帶4點”這種創新的鄉村治理模式,完善產業發展布局,將自然風光、歷史文化與農業發展多元素充分融合,打造了既有“顏值”又有“內涵”的宜居村莊。希望科技期刊同行,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實施科技下鄉,利用自身優勢資源服務鄉村建設。
雖然是參加線上會議,但是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的會員們受益匪淺,3天的論壇讓大家感受到通過針對主旨報告和分論壇報告內容的聽講,以及結合實際自身辦刊進程中遇到的疑點難點問題進行的有針對性地探討,使得對所辦期刊今后的發展找到問題癥結所在,并且線上參會氛圍也是十分熱烈。大家一致認為也可以借助區域重點學科和一流學科建設,聚焦區域重點學科領域,對逐步提升新疆科技期刊的專業化和國際化程度有重要意義。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供稿: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