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1日至7月23日,由石河子大學食品科學學副院長倪永清教授和新疆農業科學院微生物應用研究所副所長張志東研究員組織帶隊,新疆微生物學會科技服務團一行9人,前往喀什地區疏勒縣庫木西力克鄉開展三下鄉活動,先后開展了母嬰健康科普宣講與科技服務活動。

2022年7月21日上午,科技服務團三下鄉活動啟動會在新疆農業科學院駐村點亞克什拉克村召開,全村村干部、村婦女主任及適齡婦女40余人參加。啟動會上,工作隊隊長郭威書記向新疆微生物學會科技服務團的到臨表示熱烈歡迎,并結合科技服務活動介紹了亞克什拉克村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中村里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向村民解讀了三下鄉活動的內涵和意義。張志東研究員向大家介紹了本次科技服務團活動目的和內容,并與工作隊郭威書記一起宣布了本次科技服務團三下鄉活動啟動。

隨后,倪永清教授組織科技服務團成員向發放腸道健康與母乳喂養宣傳單,科技服務團成員王楠斌老師作了“關注南疆母嬰群體腸道健康,助力新生兒科學喂養”主題宣講。宣講圍繞腸道微生物是健康的基石,深入遷出的介紹了腸道微生物如何從嬰兒時期就對一生健康的影響,并從《中國嬰幼兒胃腸道舒適調查研究白皮書》及臨床數據解讀了我國嬰幼兒胃腸道健康的問題,結合科普教育短視頻介紹了母乳喂養的正確方式,強調新生兒科學喂養的重要意義。倪永清教授最后總結到,“孩子是祖國的未來,現在已全面小康社會,大家不僅吃的飽、吃得好,還要吃得健康,這就要求孩子從小科學喂養,健康飲食,真正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求”。

宣講結束后,科技服務團先后走訪亞克什拉克村和阿亞克浪喀勒克村100余戶,開展了村民健康有關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飲食結構及身體健康的相關調查,并對加強家居環境的清潔衛生,減少接觸不良微生物等進行了宣講,對群眾們困惑的膳食健康和營養均衡等做了解答。結合服務團專業優勢,開展了長壽家庭成員糞便樣品的采集,以期為后續進一步揭示腸道健康與長壽、腸道微生物菌群分布等科學問題提供了科學材料。

下一步,科技服務團隊將圍繞調研中發現的問題,進一步深入研究,并把成果及時反饋給當地居民,以便有針對性地指導當地新生兒科學喂養、村民健康飲食,并為當地各族群眾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供稿:新疆微生物學會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