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由自治區科協牽頭,新疆超聲醫學工程學會、自治區超聲診斷質量控制中心聯合主辦的學雷鋒“科技同心·志愿同行”主題活動在新疆莎車縣啟動。活動旨在弘揚新時代雷鋒精神,以科技力量守護群眾健康。新疆超聲醫學領域權威專家團隊齊聚莎車,為當地群眾送去暖心義診與專業幫扶,掀起科技志愿服務的春潮。
啟動儀式上,新疆超聲醫學工程學會會長、自治區超聲診斷質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員、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超聲診斷科主任穆玉明教授表示:“雷鋒精神與醫者仁心一脈相承,我們將以超聲醫學技術為紐帶,通過常態化志愿服務,讓邊疆群眾在家門口享受高水平的醫療關懷。”
活動期間,專家組在莎車縣城西街道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了科普宣講活動,并進行了義診活動,為群眾提供免費超聲檢查服務。專家組成員就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衛健委關于超聲檢查結果互認的標準,全面提升縣級超聲診斷水平,達到同質化標準,讓大病不出縣,惠及縣級廣大各族人民群眾。義診現場,專家們耐心細致地為每一位前來就診的群眾進行檢查,并針對檢查結果提出專業的診療建議。此次活動為百余名群眾提供了義診服務,并且向群眾發放了《“小探頭”里的“大世界”》科普宣傳手冊,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培訓結束后,專家組深入莎車縣人民醫院、莎車縣古勒巴格鄉衛生院開展現場質控與調研。通過對超聲設備、操作流程和診斷報告等方面的全面檢查,專家組對莎車縣超聲診斷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也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改進建議。
新疆超聲醫學工程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翟虹教授強調:“我們將建立‘基層篩查——上級確診——跟蹤治療’的全鏈條服務模式,讓科技志愿不止于一時一地。” 自治區超聲質控中心副主任關麗娜教授深入鄉村調研后表示:“未來質控中心將重點推動標準化操作培訓,讓每一臺設備、每一位醫生都發揮最大價值。”最后,新疆超聲醫學工程學會會長穆玉明教授表示:“此次學雷鋒活動,我們將以新疆超聲醫學工程學會為推手,以莎車縣為起點,以點帶面,推動全疆超聲醫學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用科技之光點亮健康新疆的未來。”

這場跨越天山的科技志愿行活動,正是新時代的雷鋒精神與醫者使命的生動詮釋。
供稿:新疆超聲醫學工程學會
責任編輯:蘇比努爾·吐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