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強化科技戰略咨詢。這賦予了科技智庫新使命。黨的二十大報告還指出,深化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改革和建設,有效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這對群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站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起點,科技群團智庫將切實擔負起新使命新責任,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謀劃和推進智庫建設。
堅持深學細悟,學習理解科技群團智庫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意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胸懷“兩個大局”,順應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主動把握我國發展面臨的新的戰略機遇,也要應對風險挑戰。這迫切要求科技群團智庫在現代化進程中有效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團結科技工作者建言獻策,以高水平智庫建設開創集智創新、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局面。
強化政治引領,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技群團智庫建設要堅持咨政為民的政治立場,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強大感召力凝聚人心、匯聚智慧。系統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科技工作、群團改革和科協事業的指導意義,研究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論述,用科言科語,潤物無聲地講好黨中央對科技工作者的關心關愛,不斷增強黨在科技界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
突出學術特色,有效發揮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科技群團智庫廣泛聯系教育、科技、產業各界科技工作者,聯系214家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可組織開展跨學科、跨領域的綜合研究。應聚焦“科技工作者”這一主線,圍繞以創新人才為核心、以創新生態為基礎、以創新組織為支撐的三大研究方向將工作做強,把握教育、科技、人才的內在規律,把人才轉化為服務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強大動力。突出科技戰略和政策“軟”研究與科技“硬”研究結合,圍繞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組織聯合攻關,以“軟實力”和“硬科技”雙引擎驅動實現前瞻研判,服務國家戰略。
彰顯群團優勢,充分激發科技界砥礪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磅礴動能。科技群團智庫要堅持集思匯智,構筑現代智庫新體系:整合智庫資源,構建跨界協同、共建共享的組織體系;突出人才強基,建設領軍人才牽頭、梯次合理的人才體系;優化治理機制,構建靈活順暢、高效便捷的運行體系;塑造成果品牌,形成多層次、多渠道的成果和傳播體系;實施數字轉型,建設資源匯聚、數據共享的數字平臺支撐體系。科技群團智庫要堅持用好“上傳下達”的渠道優勢和第三方評估優勢,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決策;用好科技工作者調查體系優勢,精準感知科情民意,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建議訴求;用好學術交流優勢,凝聚科技共同體共識;用好科學家精神傳播優勢,培育創新文化。
擴大開放合作,助力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科技群團智庫要著力構筑國內國際兩個網絡,打造智庫生態圈。強化與智庫機構、企業、高校院所合作,拓展智庫國際朋友圈,提升我國參與重要國際標準、規則制定的能力。開展全球科技治理研究,主動設置全球性議題,圍繞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等聯合研究。支持科技工作者參與全球科技治理,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中國方案。搭建高水平國際交流平臺,講好中國故事。
科技群團智庫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把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轉化為科技界團結奮斗的生動實踐,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交出科技群團智庫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