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強調,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出在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在一些高層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建設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臺,加快形成“3+N”戰略支點和雁陣格局。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演進,國際環境日趨復雜。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增長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和人才資源開發。當前,我國人才資源規??偭看?,但人才發展質量與國家發展需求還有差距,人才分布結構不均衡,世界一流的頂尖人才數量較少,人才引領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競爭的效能尚待提升,吸引集聚人才的環境有待優化。加快建設“3+N”高水平人才高地,是搶抓機遇、應對挑戰的重大戰略舉措。
01 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內涵
我們可以從三個維度來理解:
在質量維度上
高水平人才高地擁有規模宏大、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在人才存量勢能和發展動能上具備高位優勢,表現為高層次人才集聚和高水平推進人才事業發展。
在地域維度上
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以城市(及城市群)為基本單元,城市作為科技創新和產業集聚的主要載體,也是制度創新和突破性改革舉措落地的責任主體,在區域協調發展中占據分工優勢。
在領域維度上
高水平人才高地能夠引領科技前沿和重點產業發展,在創新鏈產業鏈協同方面凸顯人才引領作用和溢出效應。
02 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類型
以國外典型創新型城市發展經驗為借鑒,城市吸引集聚人才既有共性特征,又各有側重和特色,大致可分為四類。
一是科教資源密集型
即世界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密集,具備培養集聚大批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的能力,如美國舊金山灣區、美國波士頓、英國倫敦。
二是產業發展驅動型
即產業技術創新和制造業規模水平優勢明顯,應用型科技人才和商業化人才匯聚,如德國慕尼黑。
三是資源要素匯聚型
即城市更多依靠交通、金融、信息、技術等優勢吸引跨國企業在當地布局全球創新鏈和產業鏈,集聚優秀創新創意人才,如美國紐約、日本東京灣區。
四是制度環境優化型
即積極為人才事業發展提供制度保障,營造良好工作生活環境,吸引人才長期居留創業發展,如新加坡。
03 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建設策略
以城市為主體推進高水平人才高地和人才平臺建設,各地要在國家戰略整體布局下,結合地方實際突出特色優勢,從“三鏈兩區”定位開創人才事業發展新局面。
一是在創新鏈上成為科技創新引領者,利用創新平臺造就人才;
二是在產業鏈上做新興產業的主導者,利用產業平臺成就人才;
三是在價值鏈上成為價值實現的加速者,打造服務平臺支撐人才;
四是打造深化改革先行區,成為政策創新試點的探路者,用改革紅利激活人才;
五是打造區域協同示范區,成為雁陣格局的領頭雁,通過互利共贏匯聚人才。
作者:申金升,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