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2022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在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以下簡稱“自治區科協”)舉行,現場表彰了我區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而此前,在自治區科協推動下,各地已先后表彰了一批最美科技工作者、企業創新達人等,極大激發了我區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創新創造創業熱情。
科協是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科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強化政治引領,團結引領科技工作者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在科技界堅定主心骨、弘揚主旋律,為創新型新疆建設貢獻力量。
筑牢思想根基
2021年,自治區科協黨組積極組織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學習“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等系列活動,每名班子成員主動深入所在黨支部、分管領域、“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開展宣講;當年4月,開展“我和我的祖國——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巡展活動,組織兩院院士、專家深入基層開展“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活動60余場;以黨組學習帶動“兩新”組織(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學習170余次,開展“黨旗映天山”主題黨日活動100余場。
在日常工作中,自治區科協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樹牢唯物史觀,深入理解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性、真理性,教育引導大家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
同時,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增強歷史自覺,胸懷“兩個大局”,探究歷史規律,實干堅韌敢創新、低調務實不張揚,發揚載人深潛精神,勇闖“無人區”,勇當探路者,砥礪愛國奮斗,心懷“國之大者”、服務國家發展。
此外,自治區科協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弘揚優良傳統,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鼓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精氣神。
提升綜合效能
自治區科協始終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全面提升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素質,把黨史學習教育啟發的思想自覺轉化為有效履行科協職能的行動自覺,立足新時代、實現新作為。
2021年,自治區科協全力推進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科創中國”試點及疏勒縣、溫宿縣、托克遜縣、昭蘇縣、烏魯木齊縣、尉犁縣6個縣和民豐縣安迪爾鄉的延伸試點工作,投入450萬元,組建9個專家服務團,集中開展技術攻關,并分別給予9家院士工作站30萬元經費支持。
該協會還積極舉辦創新方法大賽新疆分賽,推薦4個優秀項目參加全國總決賽,并獲得全國一等獎、三等獎各一項,優勝獎兩項;確定70余個學會結對幫扶南疆32個縣市,組織126名專家在南疆10個縣的120個鄉鎮開展“樂享科學”農技服務到身邊活動;組織30個專家服務團深入南疆20個村開展技術咨詢服務;推進10家農村“科技小院”入選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
近年來,自治區科協不斷加強科協組織自身建設,把觸角向基層延伸拓展,在科協組織、科技工作者和企業、學校、村民之間建立起暢通、緊密、穩定的雙向聯系渠道。堅持“工作調研化、調研工作化”,認真聽取科技工作者的意見和建議,真正發揮好科協組織橋梁紐帶作用。
打造“科技之家”
自治區科協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理念,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為我區廣大科技工作者辦實事、辦好事;加快建設“科技會堂”,推進建設科學家精神展示廳、院士史料展區、科協發展史展區和數字科技體驗館,建設學會之家、青少年科技之家等,為學會、基層科協、全疆科技工作者提供更為完善、優質的服務。
同時,該協會組織開展“科學家精神耀天山”主題活動,實施好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推選、院士后備人才培養、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積極開展最美科技工作者、自治區科普獎等科協系統獎項評選表彰和典型事跡宣傳,樹立一批科學家精神典范。
自治區科協聚焦科技人才評價、院士專家推薦、青年人才成長等科技工作者急難愁盼的突出問題,建立人才服務體系,大力營造科技創新良好生態;賦予相關協會更多的科普宣傳、項目評估機制、決策咨詢等功能,讓科技工作者有更廣闊的舞臺施展才華;全面提升“科創中國”“新疆天山科技云”平臺服務能力,提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強力支撐。
風正時濟,自當破浪前行;任重道遠,更需快馬加鞭。在新的趕考路上,自治區科協將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全面提升服務科技工作者的質量和成效,團結引領全區69萬名科技工作者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打造有溫度、可信賴的“科技工作者之家”。 (石本兵 曹琳哲)
來源:新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