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位院士、專家組成的水資源調研組深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勒泰地區、克拉瑪依市等多地調研,為新疆水資源高效利用建言獻策。此次調研是中國工程院、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共同組織開展的“院士新疆行”活動之一。

7月14日,院士、專家在阿勒泰地區進行水資源調研。

7月15日,院士、專家在阿勒泰地區福海縣了解烏倫古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治理情況。

阿勒泰地區河谷林草生態保護工程中的一處生態干渠。
在18日舉行的絲路水論壇上,院士、專家緊扣水安全與水治理主題,共策新疆水利事業發展。論壇上,自治區水利廳與鄧銘江院士工作站、中國水科院、河海大學簽署戰略咨詢協議,與鵬城實驗室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與鄧銘江院士工作站簽署戰略咨詢協議。

克拉瑪依市高效節水示范工程。
在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建云、胡春宏分別作《氣候變化對國家水安全的影響及對策》《復蘇河湖生態環境若干關鍵問題》的報告。張建云表示,水是制約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新疆水資源高效利用對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中國工程院院士胡春宏在報告中表示,阿勒泰市漓漫灌溉所帶來的生態效益是復蘇河湖生態環境的生動實踐。
中國工程院院士唐洪武自1991年起先后多次在新疆進行水利研究。他表示,新疆近年來在水利工程建設和水資源配置上具有一定前瞻性,在如何用好水上也有許多有益嘗試,例如漓漫灌溉滿足植物生長需要,讓有限的水發揮更大作用;克拉瑪依市因地制宜進行高效節水示范等。院士、專家建議,新疆水資源高效利用具有發展空間和潛力,需進一步加強水資源配置。(關俏俏)
責任編輯:桑格林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新疆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