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來,巴州科協以“科創中國”試點建設為抓手,三項舉措進一步推動“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讓高端創新資源更有效地服務巴州科技創新和重點產業發展,助力巴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主動對接 靠前實踐促整體提升
將人才優勢與雙創政策優勢有機結合,組織動員更多科技工作者提供基層服務。一是巴州科協與保定市科協簽訂合作協議。今后兩地將圍繞相互學習和發展合作的領域,建立定期互訪交流機制,實現多領域合作與共贏,促進兩地科技創新和科技事業發展。二是推動巴州院士協同創新中心成立。巴州首個院士協同創新中心---新疆國欣種業馬峙英院士協同創新中心,在庫爾勒市正式揭牌,標志著巴州在加強與頂尖人才合作、深化政產學研合作方面進入新階段、邁上新臺階。三是積極對接科技服務團,開展科技交流活動。來自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相關專家將圍繞巴州“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開展“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科技需求征集、開展專業技術評估、科技交流等服務。
二、持續助力居中牽線促合作共贏
深化“產學研”體系建設,緊扣巴州重點產業需求,發揮科技服務團作用。一是召開巴州富硒產業發展規劃評審會,來自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新疆地質學會、新疆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藥學學院等15名國家、自治州、自治州級專家參加評審會,評審會專家就數據資料完善、重大項目實施、產業結構布局、富硒產品開發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為進一步修改完善規劃打下了堅實基礎。二是組織區域服務團開展巴州“科創中國”棉花可持續發展科技交流暨培訓活動,召開巴州“科創中國”“推動新能源產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石油石化產業科技交流會。在交流會后,形成了14篇高質量相關學術報告和專家決策咨詢建議。
三、長效發展殿后保障促科技創新
一是推動高水平科技人才集聚。認真落實《自治區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把握學會推薦時機,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做實做好重點人才項目和獎項推薦評選。巴州科技工作者洪梅同志成功入選新疆“最美科技工作者”;巴州種子管理站研究員王健榮獲第七屆新疆科普獎;趙海洋、盧懷玉等5名企業科技工作者榮獲自治區企業“創新達人”殊榮。
二是推動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升。鼓勵科技型骨干企業發揮引領支撐作用,支持企業建設企業科協組織,著力提升創新驅動發展“內驅力”。2023年,巴州新成立企業科協組織13個,其中園區科協組織2個,企業科協11個,1家企業獲批自治區科協資助企業科協重點活動項目。
三是推動科研創新平臺建設。做好中國科協“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聚焦為自治州重點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圍繞石油化工、化工材料、紡織面料、礦業開發、現代農業、文化旅游、商貿物流、綠色能源等方面開展戰略研究,提升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和科技人才隊伍的專業化水平。截至目前,平臺入駐專家17519名,發布科技需求521項,發布科技成果4641項,科技成果轉化65項,發布各類資訊3583條。
在今后的工作中,“科創中國”巴州試點城市將持續發力,立足地方需求,站位發展大局,樹立新思路、找準新定位、展示新作為、體現新成效,當好產學研融合的“雙面膠”。
責任編輯:曹琳哲 審核:王婷婷
巴州科協 劉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