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疫情發生以來,自治區科協積極發揮專家資源優勢,通過科普新疆微信、抖音等專業化科普平臺,將解疑釋惑、精準權威的內容傳遞廣大公眾,發布疫情防控、地震自救、消防安全等各類應急科普內容1000余條,一些辟謠短視頻播放量超過300萬人次。
記者從自治區科協獲悉,一直以來,自治區科協承擔著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工作任務。圍繞疫情防控聯動學會、科研院所、企業、高校,發揮其專業優勢持續打造《知嗎?開門》《小科抖》《科學戰疫》《應急科普》《健康在線》《生活啟示錄》《多樣氣象》等原創應急科普類科普欄目,發布疫情防控、地震自救、消防安全、網絡安全、防范電信詐騙等各類應急科普內容1000余條,鑒于全疆疫情防控形勢較為嚴峻,重點圍繞疫情防控進行科普。
自治區科協積極邀請疾控、營養等領域權威專家撰寫并發布與防疫和食品安全相關的科普文章,總閱讀量超過1萬余人次;新疆科協抖音號發布的短視頻《做核酸用的脫脂棉吸附大量環氧乙烷,長接觸可能致癌?》播放量達到340萬人次,轉發量超過10萬人次,點贊量和收藏量約3.6萬人次。
此外,自治區科協精準挖掘、分析群眾科普需求,發布新疆醫學會制作的《核酸檢測不是光捅嗓子眼這么簡單》《做到這些,讓你順利的度過靜態管理》等40余部疫情防控科普視頻,視頻累計播放量超1000萬人次。在《知識-力量》《科學與生活》兩本刊物上開設“科學防疫”、“抗疫一線”等專欄,整理、翻譯、發表與防疫相關的權威文章、新聞等共計21篇,大力宣傳防疫防護知識,用科學的力量斬斷謠言的傳播。
同時,自治區科協干部發揮本職工作優勢,積極將防疫措施、防疫知識、健康衛生等應急科普音視頻和圖文資源推送至居民微信群,進一步強化居民疫情防控和身心健康意識。(記者梁樂)
來源:掌上烏魯木齊/烏魯木齊晚報
責任編輯:桑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