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在第九個世界土壤日來臨之際,新疆土壤與肥料學會聯合自治區科協、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兵團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新疆農業大學資環學院、新疆農科學會聯合體以線上形式舉辦主題為“土壤,食物之源”的2022年學術年會暨世界土壤日紀念活動。會議由新疆土壤與肥料學會理事長田長彥研究員主持,自治區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擺曉宏,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副所長張道遠出席論壇并致辭。

擺曉宏在致辭中指出,要深刻理解“土壤,食物之源”這個主題,對于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特殊重要意義。新疆土壤與肥料學會依靠自治區及兵團土壤領域專家,凝聚農科學會聯合體跨學科力量,不斷創新土壤保護利用技術體系,突破制約性關鍵技術,為提高新疆土壤生產力、改善鹽堿狀況發揮了積極作用。希望新疆土壤與肥料學會進一步發揮優勢,在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更多貢獻。
張道遠在致辭中表示,土壤養分流失被認為是影響全球糧食安全和可持續性的最關鍵問題之一,此次活動旨在宣傳健康土壤的重要性,倡導土壤資源的可持續管理。新疆生地所科技戍邊六十多年,針對新疆干旱、鹽堿、風沙等土壤問題,在耕地保育、鹽堿地改良利用、抗逆作物選育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作為新疆土壤肥料學會的掛靠單位,研究所將持續大力支持學會工作,繼續帶領新疆土肥界同仁,在土壤改良、耕地保育、養分管理等理論、技術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服務于新疆的國計民生。
此次活動邀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曾希柏研究員,自治區土壤肥料工作站湯明堯副站長,新疆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盛建東教授,兵團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理事長、新疆土壤與肥料學會副理事長侯振安教授分別作題為《耕地健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新疆耕地質量》《新疆土壤調查歷史與土壤三普》和《兵團耕地質量與土壤營養》的學術報告。
會上,專家們就耕地質量提升與保護、土壤養分管理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中國工程院院士、新疆農墾科學院尹飛虎研究員對耕地質量可持續管理提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與應該關注的研究重點,并希望新疆土壤科學工作者,勇擔第三次土壤普查重任,高質量完成新疆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
600余名科技人員通過云端相連,共享土壤科學盛宴。
責任編輯:桑格林 審核:趙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