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輪疫情發生以來,新疆心理學會積極發揮心理學工作者的專業優勢,及時與中國心理學會新疆心理督導點取得聯系,迅速組織起30余人的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務隊伍,通過多種途徑,為我區群眾及時提供科學有效的公益心理疏導服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廣泛好評。

疫情期間市民大部分隔離在家,熱線電話就成為市民與專家溝通的主要方式,自8月17日正式啟動心理援助熱線以來,新疆心理學會開通微信公眾平臺在線服務和“一對一”電話咨詢服務,僅14天就已完成心理援助130余人次。針對本輪疫情帶來的各種心理問題,專家們為市民提供心理援助、精神支持,給予及時、專業、有效的心理咨詢服務,積極傳遞愛心和正能量信息,共同營造相互關心、鼓勵、幫助的心理氛圍,讓平和、理性、樂觀、感恩的積極心態,成為全社會疫情防控的心靈口罩。
8月18日,新疆心理學會積極動員廣大會員、高校心理學專業師生、全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及其他心理學工作者,參與“疫情期間心理健康科普作品征集”活動,以科普文章、科普短視頻等形式,弘揚“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截至目前,已累計征集科普文章、短視頻30余個。作品內容涵蓋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防疫小妙招、心理認知誤區分析等,短視頻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常見的經典案例,使心理防疫小知識、健康理念、技能方法“活”起來,成為群眾能夠用得上、用得著、用得好的健康實踐,讓心理防疫理念在防疫最基層生根發芽,進一步增強了公眾的心理調適能力。據悉,“疫情期間心理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優秀作品將定期通過新疆心理學會微信公眾號推廣宣傳、展播。
下一步,新疆心理學會將結合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相關需求,繼續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在全疆范圍內組織心理學工作者開展公益講座及網絡服務等多樣化心理科普活動。
責任編輯:桑格林 審核:趙衛軍
學會學術部(國際部) 劉旭歡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