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醫藥世家的劉耕,從小飽受醫藥學熏陶,耳濡目染的他在心里埋下了在醫藥行業中傳承創新的種子。1991年大學畢業后,他繼承父母的畢生追求,從事與中藥提取、保健食品加工及生物制藥等與大健康產業相關的專業技術工作。他從車間一線干起,先后在多家大型藥企工作,曾作為研修生前往日本學習藥品研發、生產、質量管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現任新疆隆惠源藥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30余年的刻苦鉆研、求知與探索,讓劉耕練就了一身對中醫藥尤其是甘草藥品生產、檢驗、研發的本領。他總是有股“鉆勁兒”和“巧勁兒”,面對研發過程遇到的瓶頸與難題,他總能迸發出巧妙的解決思路,帶領團隊解決一個又一個研發難題;他總是對新領域、新知識保有不懈追求的熱忱,在學習中不斷重塑自我;他總是務實嚴謹,注重實驗方法的科學性,“干一件事情,就要干透干好”是他始終堅持的研究理念。劉耕先后主持及參與多項藥品原料藥及制劑研發項目,先后取得藥品文號40余個、食品文號4個,發表論文6篇,其主持的《甘草資源綜合利用及系列產品的產業化》項目曾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中藥材保護種植、研發及加工,重視中醫藥人才培養,這激發了像劉耕這樣,從事中醫藥生產及研發工作的專業人才推動醫藥事業創新發展的動力。2022年7月,在塔城地區額敏縣上戶鎮庫瑪克一村的百畝甘草新品種國甘一號田間,大片的甘草剛長出新芽,這是由劉耕作為項目負責人,正在實施的自治區中藥產品化發展專項中藥“定制藥園”項目。該項目自5月立項以來,劉耕定期到種植基地跟進項目,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高效推進。如今項目已實施半年多,示范基地的優質種苗已完成播種,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據預測,該種植基地鮮甘草每畝地產量能達到約兩噸,甘草蔗干后產量可達約一噸。目前,新疆隆惠源藥業有限公司年加工甘草5000噸,年產甘草制品1500噸,折合產值在7000到8000萬之間,“定制藥園”項目成功實施并推廣后,將為公司每年帶來近1個億的增收效益,同時也將為新疆甘草種植提供示范技術標準。
責任編輯:曹琳哲 審核:趙衛軍
科技服務中心 阿特娜依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