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特色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一條重要途徑,要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2023年,自治區科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圍繞主題教育學習,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工作結合起來,把組建產業顧問組支持“訪惠聚”駐村點民豐縣安迪爾鄉產業發展,作為科技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在以學促干上下功夫見實效,更好服務當地產業發展需求,促進產業提檔升級。


2023年1月10日,在民豐縣安迪爾鄉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結親活動暨“訪惠聚”駐村工作座談會上,自治區科協黨組書記王光強針對當地產業發展,特別是安迪爾甜瓜的產業發展實際狀況,圍繞“甜瓜的品種改良方法、存儲方法、如何有效發揮甜瓜產業聯盟的作用、成立自治區產業顧問組、重點服務安迪爾鄉和甜瓜企業的引進”等5項實際問題作出安排部署,以此推進甜瓜產業標準化、規范化種植,持續發展甜瓜產業。


2月23日,自治區科協組織自治區人民醫院、新疆醫科大學、新疆師范大學、新疆農業科學院、新疆畜牧科學院等多學科多領域專家組赴和田地區民豐縣安迪爾鄉,與和田地區科協及民豐縣科協聯合開展2023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暨科普大篷車科技志愿服務系列活動,新疆農業科學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永兵、高級園藝師熊韜兩位甜瓜專家實地開展甜瓜種植技術服務,現場收集土壤樣本、檢測土壤有機質含量和土壤養分狀況,為安迪爾甜瓜“把脈會診”。
今年3月,自治區科協農技中心和新疆農業科學院哈密瓜研究中心聯合成立民豐縣甜瓜試驗站,并在民豐縣安迪爾鄉塔爾庫木村建立甜瓜試驗(示范)田,探索出以“科技專家+示范基地+農業技術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的甜瓜科技助力安迪爾鄉產業發展模式。截至目前,新疆農業科學院哈密瓜研究中心已為安迪爾鄉塔爾庫木村試驗(示范)田提供了整地、施肥技術服務方案和播種所需的甜瓜新品種(種子),試驗(示范)田已按照專家技術指導完成了整地、澆水和播種前的準備工作。


4月10日,自治區科協與自治區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了《自治區產業顧問組科技助力脫貧縣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新鄉振〔2023〕10號)。明確按照“一縣一組”的服務方式和“一需一案”的工作標準,組建35個脫貧縣產業顧問組,支持脫貧縣產業發展。民豐縣是自治區35個脫貧縣之一,根據民豐縣產業發展需求,自治區科協組織新疆農業科學院、新疆畜牧科學院、塔里木大學和石河子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專家,圍繞安迪爾鄉、尼雅鄉、葉亦克鄉重點鄉鎮開展產業技術服務。
5月9日,自治區科協與自治區鄉村振興局聯合轉發了《國家鄉村振興局 中國科協關于做好第一批產業顧問組支持脫貧縣產業發展工作的通知》,自治區科協向國家鄉村振興局、中國科協推薦了6個重點支持的脫貧縣,民豐縣最終納入全國第一批產業顧問組支持的脫貧縣。
5月12日,自治區科協黨組召開專題會議,討論研究決定支持安迪爾鄉鄉村振興科普惠農資金200萬元,包括:甜瓜選優項目8000畝,土地改良項目8000畝,組織自治區相關專家開展農技服務、科技培訓、現場指導等方式,多渠道多方位解決農民對科技應用的需求。
自治區科協把組建產業顧問組支持“訪惠聚”駐村點民豐縣安迪爾鄉產業發展,作為科技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在重實踐、以學促干上下功夫見實效,今后將準確把握自治區產業顧問組支持脫貧縣產業發展工作的重點任務,發揮好科技工作者的作用和科技資源的最大效益,在以下四個方面助力民豐縣產業發展:
一是提供決策咨詢,促進項目謀劃到位。產業顧問組將充分發揮智力優勢,把謀劃項目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幫助民豐縣梳理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優化產業產品結構、促進產業發展的意見建議。聚焦關鍵環節,圍繞發展環境、產業政策、項目建設、前沿技術、市場開拓和風險防控等,深入謀劃,提供更多戰略性、前瞻性、創新性的咨詢服務。
二是聚焦主導產業,促進項目落地落實。產業顧問組將幫助民豐縣抓實主導產業項目,重點圍繞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促進主導產業提質增效和做大做強等提供科技服務。
三是加強技術指導,促進產業提檔升級。穩定可靠的技術是甜瓜產業發展的關鍵,產業顧問組將著力解決甜瓜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問題,進一步提高品種改良、種植、存儲等技術,用技術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用技術讓脫貧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發揮技術優勢,幫助發展新型村集體經濟、高質量庭院經濟,促進縣域經濟發展。聚焦產品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化打造,開展產業科技服務,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四是培養本土人才,促進打造“帶不走”的科技隊伍。培養更多掌握專業技術的“土專家”“田秀才”,打造一支“帶不走”的科技隊伍,有利于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是促進農民增收和脫貧縣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產業顧問組將通過專題講座、現場講解、示范服務等方式,開展產業發展和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幫帶培育一批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產業發展帶頭人。挑選有培養潛力的基層科技人員,開展結對幫帶,讓更多“土專家”“田秀才”掌握先進實用技術,培養和用好本土技術骨干人才。
責任編輯:桑格林 審核:王婷婷
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 盛凱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