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 月 7-8 日,由新疆草原學會主辦,新疆農業大學草業學院承辦的草原生態治理學術研討會在線上召開。自治區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張煜,新疆草原學會副理事長、新疆農業大學草業學院院長張博,自治區林草局處長閆凱出席論壇并講話。

張煜在講話中指出,草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對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有著重要作用,本次研討會上一批草原學科領軍人物以及草原保護行業專家在會上作報告,體現了新疆草原學會在促進多部門、多學科間開展草原生態保護和治理方面的高度責任感。希望新疆草原學會找準學會工作切入點,更好凝聚行業領域廣大科技工作者智慧和力量,積極服務美麗中國建設,切實以“理論之思”回答好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之問”。
張博在講話中表示,在林草融合的大背景下,從產業發展、生態保護、脫貧攻堅、科技進步、人才培養等多個層面進行布局,對推動形成草原生態改善、畜牧業健康發展、牧民持續增收、經濟社會繁榮穩定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新疆草原學會將以此次交流為契機,在促進草原學術交流、草地健康發展以及草地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上持續發力。
閆凱在講話中強調,當前我國草業發展必須和國家三大戰略即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美麗中國建設相結合,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要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當好各級政府的參謀和助手,促進學科及草業科學技術的交流與合作,為草地生態治理恢復建言獻策,推動草業健康良性發展。
大會主題報告環節,分別邀請中國農業大學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英俊、蘭州大學侯扶江、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邢旗、東北師范大學王嶺、高英志,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劉曉輝、新疆農業大學蘆娟娟、張博、李衛軍、井長青,新疆畜牧科學院草原研究所阿斯婭·曼力克、新疆大學鄭江華、中國科學院新疆生地所李凱輝,分別以“退化草地植被修復理論與實踐”“草原生態治理的一點體會”“草原生態修復技術與示范案例”“草地生態-生產功能協同提升的精準放牧理論與技術”“鼠害治理與草原生態安全”“荒漠草地植物種子生態學與生活史進化”“新疆草種質資源研究與利用現狀”“生態草種子丸粒化包衣技術研究”“植物磷素吸收利用機理研究進展與展望”“草地退化狀況評價技術體系構建與應用研究——以溫性草原類草地為例”“典型新疆草原生物災害遙感監測技術應用”“做好新疆草原資源監測評價,助力草原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新疆天然草地生產力及碳動態變化”為題作了13個主題報告。
本次研討會圍繞“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及治理經驗交流”“草地植被監測及修復經驗交流”開設2個研討專題。蘭州大學袁明龍、自治區蝗蟲鼠害預測預報預防中心站林、新疆師范大學何嵐、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王大偉、新疆農業大學李克梅、靳瑰麗、鄭偉,伊犁州治蝗滅鼠指揮中心加馬力丁·吾拉扎汗、哈密地區草原站秦明、烏魯木齊市林業和草原局林草種苗站崔國盈、塔城地區草原站譚學周、自治區草原總站張云玲,分別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昆蟲多樣性調查與研究”“新疆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組織與管理”“新疆草原蟲害普查主要階段性成果及經驗交流”“北疆草原鼠害普查小結及體會”“2022 年北疆草原病害普查情況匯報及問題分析”“新疆草原毒害草普查階段性成果及問題思考”“退化山地草甸自然恢復力評價與恢復實踐”“伊犁州草原有害生物監測防治工作經驗淺談”“鄉土草種馴化選育及種子生產戰略合作”“烏魯木齊市退化草原生態修復實踐”“草原生態綜合監測相關內容介紹”“新疆鹽化草甸植物種質資源保存及利用”為題作了12個專題報告。
在交流研討環節,與會人員一致認為,本次學術研討會,是圍繞林草融合下的新疆草原生態保護需求,以維護草原生態安全,促進綠色可持續發展為主要目標而召開的一次盛會,對加強相關領域專家在草原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對推動草業科技創新,共享草原生態保護研究成果,助推新疆生態文明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來自疆內外草原學科專家學者400余人參加本次研討會。
責任編輯:桑格林 審核:趙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