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9日,由自治區科協和新疆師范大學共同主辦,新疆心理學會、新疆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新疆心智發展與學習科學重點實驗室共同承辦主題為“心理學助推美好生活”新疆心理學會2022年學術年會以線上形式召開。自治區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張煜,新疆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帕力旦?吐爾遜出席年會并講話。

張煜在講話中指出,新疆心理學會有近40年的歷程,在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科學普及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在抗擊疫情中積極開展危機干預與心理援助,在服務國家大局、提升公眾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希望新疆心理學會繼續發揮好在促進心理學學科發展、普及心理科學知識、維護各族群眾心理健康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帕力旦?吐爾遜在致辭中對新疆心理學會2022年學術年會順利舉辦表達祝賀,期望通過舉辦此次新疆心理學會學術年會,為廣大心理學研究者、工作者們營造更加濃厚的學術氛圍,聚焦民眾對心理健康的迫切需要,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的火花,產出新穎的觀點,形成可行的方案,為新疆心理健康行業發展及社會心理服務工作作出更大貢獻。

特邀報告環節,來自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周曉林教授、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吳艷紅教授分別作題為《自主選擇促進行為反應與控制》《中國人謙虛人格的社會認知機制》的報告。周曉林教授從研究背景、自主選擇促進行為與控制、結論三個方面進行報告,用13個行為實驗探究了自主選擇對行為的影響,回答了自主選擇影響個體行為表現的方式、相應認知加工的具體層次以及制約因素;吳艷紅教授從謙虛人格的社會認知特征出發,探討了他人對謙虛者的印象以及謙虛者的自我印象,闡明了謙虛人格對心理健康產生的影響機制以及謙虛影響社會交往的認知神經機制。

專題報告環節,來自新疆師范大學心理學院聞素霞教授,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伊琪忠主任,喀什大學南疆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余鵬教授分別作題為《自尊的提高:實證研究及其啟示》《精神病和精神衛生學相關問題研究探討》《“雙減”背景下父母期望知覺與中學生學業壓力的關系:有調節的中介模型》的報告。聞素霞教授通過分享三個實證研究,探究不同自尊者的特質及對提高自尊的啟示;伊琪忠主任從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問題的現狀、精神疾病的病因學研究現狀與心理學工作三個方面展開,著重探討了心理學和精神衛生學的合作發展問題;余鵬教授從選題思考出發進行分享,基于發展情景理論,納入教師期望知覺、自主調節學習變量,探究父母期望知覺對中學生學業壓力的影響。

本次學術年會還設置了“社會心理與行為”“學習與認知心理”“人格與心理健康”三個分論壇以及兩組研究生論壇,吸引了全疆各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心理學研究者、中小學心理學相關專業師生及相關從業人員的關注和投稿,論壇主辦單位根據選題的可行性、論證的邏輯性、結論的創新性等標準遴選出27篇文稿作會議報告。27篇文稿匯報領域覆蓋教師情緒體驗、在線教學效果、校園環境等影響個體心理行為,學生的學業投入、社會情感能力發展、親社會人格、閱讀障礙、校園霸凌、工作記憶等心理學前沿研究領域和熱點現實問題。參會者一致認為,學術報告的問題真、方法新、水平高,體現了我區心理學研究、人才培養所取得的重要進步和成果。

新疆心理學會理事長、新疆師范大學心理學院院長買合甫來提·坎吉教授主持此次學術年會開幕式并在閉幕式上對本次年會開展情況和成果成效作總結發言。來自疆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心理學工作者和青年學生共計4500余人次在線參會。
責任編輯:桑格林 審核:趙衛軍
學會學術部(國際部)劉旭歡、新疆心理學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