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和媽媽學科學”新疆系列活動,覆蓋了全區10個地州市、41 個縣市區、169所學校,抖音平臺上傳親子共同創作科普內容視頻1154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活動影響力排名,新疆位居全國第二。

自治區科協于2021年起,聯合自治區婦聯共同開展“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至今已舉辦三年。2023年活動自6月初啟動至10月底結束。活動以“我和媽媽學科學 美麗家鄉我代言”為主題,主要面向基層地區婦女和中小學生,重點是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農村婦女和中小學生,以親子形式共讀科學,以網絡渠道傳播科學,以特色內容宣傳家鄉。參與活動的母親和孩子一起閱讀、講述、展現科普內容,錄制成短視頻并上傳至抖音,添加話題標簽 #科學看家鄉#發布。錄制視頻采取“為媽媽朗讀”“和媽媽一起朗讀”“跟媽媽一起做科學實驗”“介紹家鄉的科普教育基地、科學家”等多種形式,將科普知識與地方特色相結合,著重體現家鄉科普資源、科教基地等。各參與組織開展活動的單位結合社會熱點、科學家精神、科學辟謠、生活常識、醫療健康等主題,原創和挖掘適合農村婦女和中小學生朗讀的科普短文,邀請專業教師團隊就科普內容朗誦進行指導示范,并結合當地實際,探索特色活動模式,通過宣傳推廣、號召鼓勵等方式,帶動社區、村、學校里的青少年與媽媽參與活動。

和田地區科協聯合地區婦聯,動員七縣一市科協、婦聯積極開展“我和媽媽學科學 美麗家鄉我代言”活動,在全地區掀起了學科學的熱潮。“全國十佳”視頻作者、和田市第一小學學生邁爾丹江表示:“學習科學對我來說是一件充滿吸引力的事,能跟媽媽一起學科學不僅豐富了我的假期生活,增長了見識、才干,還在學習過程中增進了母子感情,可謂是收獲頗豐!以后的活動,我也一定會更加積極參與。”
烏蘇市科協在市科技館組織開展“我和媽媽學科學”科普活動,在科技輔導員的帶領下,孩子們陪同媽媽在宇宙奧秘廳、探索自然廳、航天技術廳等區域進行參觀學習。家長王春麗說:“我覺得太有意思了,平時很少和孩子一起參加活動,市科協組織的這次活動不僅讓我陪伴了孩子,而且學到了很多科普知識,真的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和碩縣科協聯合縣婦聯在乃仁克爾鄉共同開展“我和媽媽學科學 科技體驗一起來”主題活動,孩子們和媽媽一起學習馬蘭精神、參加科普實驗、聽安全教育小課堂、參觀烏勒澤特村科普館和民俗館,以“科學+民俗”的方式,讓11個家庭充分感受到現代科技的魅力和民風民俗的豐富多彩。
在今年“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中,和田市第一小學五(3)班學生邁爾丹江與母親一起拍攝發布的科普視頻《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桑皮紙的制作過程》、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查和特鄉學校五(2)班學生巴麗江與母親一起拍攝發布的科普視頻《瑪納斯鹽湖》入選7月全國十佳視頻。自治區科協《依托各類科普陣地,帶動群眾科學素質提升》、中國科學院吐魯番沙漠植物園《探尋荒漠植物生存智慧,弘揚科學家精神》及塔城地區烏蘇市第四中學《結合地方特色,以“網”傳播科學》三個案例入選全國2023年“智愛媽媽”親子教育科普典型案例。
據了解,2017年5月,中國科協科普部通過試點示范的方式,探索實施“智愛媽媽行動”試點項目,切實提升農村婦女科學素質,2020年10月正式開啟“我和媽媽學科學”公益科普活動,該活動由中國科協科普部、全國婦聯宣傳部主辦,中國科協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北京科技報社承辦,鼓勵、號召各級科協、婦聯共同開展。旨在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在廣大農村婦女兒童中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助力婦女兒童科學素質提升。目前,“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抖音平臺#科學看家鄉#話題,全國所有省區市發布的科普視頻,總播放量達7.1億次。
今后,自治區科協科普部將繼續加強與自治區婦聯宣傳部的溝通協調,加大活動宣傳力度,強化活動品牌效應,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助力我區婦女兒童科學素質提升。
責任編輯:桑格林 審核: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