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自治區科協積極組織動員全區科協系統干部職工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收聽收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實況并組織座談討論。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所作的報告在科協系統和廣大科技工作者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表示高度認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擁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決擁護黨的二十大做出的各項戰略決策部署,決心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在新時代要以強烈信念和使命擔當充分發揮科技界作用,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宏偉目標奮力拼搏。
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凝聚科技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之一。加強對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領,把廣大科技工作者緊緊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爭做科技自立自強的排頭兵和實踐者,努力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自治區科協學會學術部(國際部)部長艾斯克爾·臺外庫力說,我們將進一步發揮對科技社團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激勵引導科技社團組織把報告精神轉化為推動學會事業發展的動力和能力,切實轉化為投身新疆科技創新發展的實際行動,充分釋放科技社團活力,激發科技人員創新熱情,全面提升科技社團創新和服務能力,力爭在新疆科技事業高質量發展中有所作為,有所建樹;將進一步引領科技社團組織團結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深入經濟建設主戰場,按照自治區黨委部署要求,著眼我區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需求,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三基地一通道”建設和新疆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等,發揮科技社團人才資源優勢,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深度參與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興疆戰略和人才強區戰略實施中,深化“科創”服務“雙創”,用好“科創中國”平臺,助力打造區域科技創新高地;積極參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圍繞油氣、煤炭、礦產、糧食、棉花、果蔬等特色優勢產業和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推動學科、人才和企業有機互動、資源共享、高效協同,助力新疆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科技力量。
烏蘇市科協主席孫厚典表示,作為基層科協組織的一員,在將來的工作生活中主動作為、勇于擔當,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創新創業,讓廣大科技工作者安居樂業、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在科技發展新征程上大展風采。加強科學普及工作,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為國家繁榮富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譜寫人生新篇章。
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集聚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全民科學素質是國家創新能力的社會基礎,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自治區科協科普部部長帕提曼· 阿布力肯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人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科協組織要扎實做好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厚植科技創新人才基礎。要聚焦科技前沿,著眼提升全民科學素質,讓基礎“硬”設施跟上,人才“軟實力”同步加強,真正做到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兩翼”齊飛。要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用科學家精神培根鑄魂時代新人,培養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敢于質疑、勇于創新的科學人才;用科學精神引領公眾,倡導崇尚科學、追求真理、一切按客觀規律辦事的科學思想。要創新科普理念與工作方式,構建社會化科普工作大格局,形成多元主體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科普治理體系,讓更多基層群眾享受到優質、便捷、高效的科普服務。要推動科普服務觸角不斷向基層延伸,深入社區、鄉村、學校、企業等開展趣味多元、機制長效的系列科普聯合行動,打通科普惠民“最后一公里”。要充分用好互聯網,大力豐富線上線下科普互動,全面拓寬科普理念表達方式和傳播渠道,以科普信息化為抓手讓科普活動更加精準有效。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新疆科普活動(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蘇紅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強,則國家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我們在服務科技工作者“大手拉小手”和開展全區示范性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中走好“第一方陣”,用實際行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實施青少年科技創新行動,守護好孩子們好奇心的天性,讓更多青少年心懷科學夢想、樹立創新志向。讓科技工作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為孩子們尊崇向往的職業,帶動更多青少年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形成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更好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科技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新疆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魏立群說,立足機遇看挑戰、立足成就看成因。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開幕會上代表十九屆中央委員會作的工作報告。記得在5年前黨的十九大開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發出要集中力量實施脫貧攻堅戰的偉大號召。作為科協人,我們要義不容辭地堅定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按照自治區科協黨組部署安排,積極廣泛組織全疆各族廣大科技工作者,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需求為切入點,圍繞35個脫貧縣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從梳理當地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清單和環節開始,依靠各級科協組織的專家資源優勢,組建“一縣一組”的產業發展專家“顧問組”,在找準產業發展方向、提供決策咨詢、開展技術指導、幫助培養技能人才、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提供科技服務,借助“百會萬人下鄉村”、科技小院、科技志愿服務、產業農技協、科普大篷車科普宣傳等平臺作用,扎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科技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科協作為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就是要做優科普,做強科創,做精智匯。巴州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冬玲說,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后,我們信心十足、力量十足,意氣風發,信心滿懷。我們要充分依托117個鄉村科普館,凝聚科技人才許黨報國,“零距離”創新惠民,用科技服務人民。要組織科技工作者深入群眾開展二十大精神的宣傳教育,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科技培訓、科技咨詢和科技服務,打通科普與農牧民的最后一公里,打通科技創新與農牧民的最后一公里,更好服務全民科學素質提高,構建政府、社會、市場協同推進的社會化科普大格局。要聚焦產業發展,依托“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針對主導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需求以及相關企業發展中面臨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強化打造協同服務平臺,推動產業科技交流,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讓科協工作更加有形、有感、有為、有效。
博樂市農業農村機械化發展中心蔣貴菊表示,作為一名基層科技工作者,一名農業技術員,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要積極向廣大農牧民推廣先進實用的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新機具,幫助他們減輕勞動壓力,拓寬致富道路。今后,將繼續立足實際,踏實前進,圍繞當地農業生產實際情況,開展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新機具示范推廣工作,為農業現代盡一份綿薄之力。深入基層,做老百姓的知心人,想老百姓之想,急老百姓之所急,盡可能解決他們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引導他們積極使用信息化、智能化技術等先進農業機械化技術,走數字農業+農業生產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幫助他們靠科技力量發家致富。
在推進綠色發展中發揮科技創新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
新形勢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資源可持續利用是事關新疆長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對于建設“美麗新疆”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所長、自治區科協副主席張元明說,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作為中科院部署在新疆的一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各項決策部署,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驅動和引領作用,聚焦干旱區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戰略需求,圍繞干旱區自然資源開發、生物多樣性保育、區域可持續發展等重大問題開展研究和試驗示范,高質量開展第三次新疆綜合科學考察,加強新疆水資源高效配置研究,持續推進干旱區生物種質資源庫建設,加快推動伊犁-吐魯番國家植物園、卡拉麥里和昆侖山國家公園建設,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共建干旱區生命共同體,實現干旱區生態文明建設重大技術創新和技術集成示范與產業化突破,努力為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應有的創新貢獻,服務綠色絲路高質量發展。
作為新疆硅基優勢企業,新特能源公司聚焦光伏硅基新材料產品研發研制,致力于打造千億級硅基企業集團,助力我區硅基產業集群建設。新疆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銀波說,我們將繼續扎根新疆,建功立業,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必將凝心聚力、踔厲奮發,圍繞人才團隊建設、硅基產業技術變革和轉型升級等核心環節,加大創新引領、人才集聚效能,推動硅基產業健康可持續高水平發展,助力我國“雙碳”目標如期實現,賦能我國經濟與社會高質量發展。
圍繞民生福祉加強醫療衛生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有效遏制重大傳染性疾病傳播。
新疆醫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自治區科協副主席木胡牙提·烏拉斯漢說,我們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強疾病相關研究和醫學知識科普,努力在醫療科技創新工作中找準著力點、實現新突破。在創新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強化醫學生科技創新意識等方面多下功夫,努力為自治區培養更多政治堅定、品質高尚、基礎扎實且留得下、用得上的優秀醫學人才,為“健康中國”與“健康新疆”建設做出貢獻。
新疆藥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劉君琳說,新疆藥學會將充分發揮學會橋梁紐帶作用,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制藥企業牽線搭橋,打造產學研創新平臺;發揮學會專家薈萃、智力密集優勢,為企業解決產品研發和攻克關鍵技術等重大技術難題;深入基層推動科技志愿服務“智惠行動”,加強科普宣傳宣講活動,舉辦學術會議、學術講座、繼續教育培訓班,開展制藥企業間的學術交流和學術推廣,組織疆內外權威專家對制藥企業和基層藥學人員進行授課培訓,培養一批有理想、有抱負、敢擔當、能做事的技術骨干和技術隊伍;促進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市場化、產業化,將新產品和專利技術在企業落地,實現轉移轉化。
新疆生理科學學會秘書長魯春芳表示,當前新疆的民族藥不僅是為新疆地區人民服務,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我們要借助‘科創中國’國際創新合作類創新基地便利條件,依托今年新成立的新疆生物醫藥聯合體等優勢資源,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和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建成集技術研究、公共技術服務、知識產權運營、成果應用和示范的生物醫藥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加快組建國際創新合作團隊,促進全球科創資源與區域重點產業高效銜接、持續落地,努力讓新疆中藥民族藥融入中亞國家醫藥體系,加快民族藥國際化進程。
在高質量發展中推進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新疆有色金屬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潘存翔表示,學會將致力于開展硅基新材料、鋁基新材料、碳基新材料及鈦基新材料的學術交流,開展高性能材料的科技創新,引領新材料企業盡快適應新的產業環境,促進我區新材料行業發展模式轉變,為新疆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新疆機械工程學會秘書長李健表示,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深入推進學會改革結合起來,做大做優做強學會,牽線搭橋支持行業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主動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對接協同開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5G技術在機械電子行業深度應用,做好一年一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機械電子工業科學技術獎、好設計和尋找新疆好設計獎的推薦和評審工作。引導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國際產業鏈分工協作,開展企業標準對標達標和企業標準領跑者評比活動,更好地與國際規則和標準接軌,促進裝備制造業強基增效。
新疆“IT三會”秘書長吳鵬說,二十大報告不僅為我國制定發展目標,也為數字經濟發展指明前進方向。數字化和智能化是當前技術和經濟發展重要趨勢,也與國家的東數西算戰略相吻合,數字經濟相比傳統經濟在產業要素、發展載體、組織方式、技術賦能等方面產生新的變革,為我區提供了相對平等的發展環境以及快速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激活傳統產業活力的新方式,有利于形成經濟增長新動能,新疆“IT三會”將主動謀劃和積極利用國內外創新資源,推動更開放、包容、務實的科技交流合作,創新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學會科技創新的水平;在服務我區科技經濟深度融合,建設一流學會上、在開展決策咨詢工作,發揮黨委政府智囊作用上、在強化聯系服務機制和效能,全面做好人才工作上實現新突破。
同時,為充分展示全區科技工作者共迎盛會的良好精神風貌,自治區科協在黨的二十大召開之際,面向全區廣大科技工作者開展“科普向未來 喜迎二十大”網上簽名留言活動。截至16日20時,1.1萬余名來自全區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各自治區學會(協會、研究會),各高校科協、企業科協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活動。
責任編輯:曹琳哲 審核:趙衛軍
調研宣傳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