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報訊(記者 謝慧變報道)“什么是自限性疾病?感染奧密克戎后是否有后遺癥?普通感冒會出現核酸陽性嗎?接種第二針疫苗后可以直接接種吸入式疫苗嗎?”……11月3日晚,一場特殊的線上問診活動正在進行,來自全疆各地的近千名網友和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感染二科主任、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袁靜“面對面”交流。
袁靜對新疆網友十分關注的普遍性問題,做了科普式解答。原本計劃一個小時的問診,隨著上線人數越來越多,持續了近100分鐘。

線上問診現場。圖片由自治區科協提供
“能和國內著名醫學專家面對面交流,很激動,聽完心里很踏實。”烏魯木齊市市民王麗說,這是她第二次“聽課”,這次把周圍的親戚朋友都邀請進來了。
王麗能夠聽上這樣一堂課,離不開自治區科協疫情防控工作小組的努力。
自本輪疫情發生以來,自治區科協先后抽調33名工作人員,由自治區科協3名班子成員分別帶隊,組成3支疫情防控工作小組分赴烏魯木齊市1個隔離點和2個社區,與相關部門、社區等工作人員,共同做好所在轄區隔離點搭建、小區單元及公共區域消殺、民生物資配送、核酸檢測等工作。
為方便所負責的隔離點群眾更好地就醫問藥,自治區科協疫情防控工作小組相關負責人多方求助,幾經周折,聯系到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該醫院黨委大力支持,派出著名專家袁靜進行線上義務問診。除了解答抗疫醫學問題相關訴求外,袁靜還接受24小時緊急重大問題病人的個性問診。
截至目前,自治區科協已聯合自治區殘聯、自治區司法廳共同在隔離點組織開展了2次開放式在線問診活動,點對點診治緊急病人4次。參與此次問診的網友除了烏魯木齊市居民外,還包括喀什、和田、塔城等地的居民,受益群眾超過3萬人次。
后續,自治區科協還將根據實際需要繼續開展在線問診。自治區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邀請疆外專家進行線上問診,可以更好地滿足廣大居民尤其是隔離點群眾的一些日常問診需求,極大緩解了大家的緊張情緒。
來自喀什的一位網友留言:袁醫生既為我們科普了相關知識,又指導大家面對疫情具體該怎么做,非常受用。
記者了解到,作為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感染科專家,袁靜在戰疫初期,率領醫療團隊和醫院科研團隊,以“臨床+科研”雙管齊下的方法,在國內率先從部分確診患者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核酸陽性,為新冠肺炎傳播途徑研究和防控策略調整提供了有價值的發現。2020年3月,袁靜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
責任編輯:桑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