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五個形態各異、功能不同的機器人輔導員“入職”新疆科技館,這些機器人一經亮相,便成了科技館里的“紅人”,他們在展區進行了為期5天的科普輔導試驗服務。
位于展區一層的大屏機器人負責引導觀眾參觀游覽,它可以提供貼心細致的講解和引路服務,智能識別觀眾是否規范佩戴口罩并做好溫馨提示。位于二樓三樓的兩個智能教育機器人,外形乖巧可愛,頭腦機智靈活,一個穿黃衣、一個著紅裙,可以講搞笑段子,會做可愛賣萌的表情,能搖頭晃腦地為大家唱歌,也能與觀眾交流互動、解疑答惑,聰明可愛的模樣非常受小朋友喜愛。


機器人輔導員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與科技館科技輔導員在科普劇場共同表演科普實驗《結構的力量》,進行“人機交互輔導”。實驗過程中,科技館科技輔導員負責演示、操作,機器人輔導員輔助解釋、與臺下觀眾互動問答,這種新穎有趣的形式引得現場觀眾熱情高漲、踴躍參與。“孩子還是第一次看機器人給我們講實驗,很吸引人。”

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智能消殺機器人的加入,為新疆科技館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亮點。本次為觀眾服務的消殺機器人具備霧化凈化+醫用紫外線燈消毒雙重功能:開館期間,機器人定時前往展區,通過向空氣中噴灑霧化氣體達到凈化參觀環境的目的;閉館之后,消毒機器人替代人工,根據事先規劃好的路徑和時間自動在展區執行紫外線消殺任務,高效、精準地對場館環境及暴露設備進行360°無死角消毒防疫,阻斷病毒的傳播,保障次日參觀人員的安全。消殺機器人輔導員的“入職”為觀眾打造了更加舒適、健康、安全的參觀游覽空間。

新疆科技館作為全疆重要的綜合性科普教育場館,構建了“人工智能+科學教育”的應用場景,通過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教育活動,以沉浸式體驗的方式引導青少年體驗科學的樂趣,同時結合“雙減”政策,打造“第二課堂”,推進館校科學教育融合發展,激發青少年創新思維,培養青少年創新意識,讓科學更有吸引力,讓學習更具動力,為全區培養具有創新素養的后備人才貢獻力量。
下一步,新疆科技館還將與更多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平臺交流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和人機交互技術,進一步開發助力科技館公共服務、場館管理和安全防護等多方面的數字化建設,降低人員工作強度,提升服務質量。
責任編輯:桑格林 審核:趙輝
新疆科技館展覽中心 隋于立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