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月,新疆互聯網協會組織開展“百會萬人下基層”活動。會員單位積極響應,充分發揮單位優勢、人才優勢,聚焦基層技術應用和服務能力,?整合多方資源?,形成科技賦能基層的長效機制,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在新疆鄉村的溫室大棚里,聯通5G物聯網技術正編織著高效生產的數字密碼。近日,新疆聯通克州分公司推出科技“賦農”——“智慧大棚”為大棚種植戶送來福音,不僅讓果蔬種植擺脫自然環境的限制,更以科技力量裝滿鄉親們的“菜籃子”,鼓起老百姓的“錢袋子”,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隨時隨地可以查看蔬菜大棚內的溫度和濕度,聯通的這個智慧大棚設備真的好用!”。走進新疆克州阿克陶縣烏卡買里村的溫室大棚,一塊電子智能顯示屏格外醒目。屏幕上,溫度、濕度、光照等關鍵指標實時更新,猶如為作物生長配備了一位“數字管家”。
“過去,我們的大棚農業種植裝備落后,種植技術短缺,農民的勞動力參與種植偏多,造成農產品產量和質量都過低。”新疆加瑪鐵熱克鄉烏卡買里村第一書記道出曾經的困境。為破解傳統農業痛點,新疆聯通克州分公司積極響應鄉村振興號召,依托聯通5G通信、物聯網、大數據挖掘等技術,打造“數字大棚”,為克州阿克陶縣烏卡買里村安裝了13套“智慧大棚”設備。這些設備通過智能感知、遠程診斷、災變預警等手段,使得大棚實現了從“靠天吃飯”到“智慧管理”的轉變,大棚的安全系數大大提高。
“智慧大棚”依托智能物聯網設備,通過在棚下設置溫濕度、施肥決策、長勢分析傳感器和視頻監控,實時采集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光照強度等數據,并通過新疆聯通5G網絡加密傳輸至監控平臺,農戶們可通過手機APP或PC端查看數據曲線,實現精準決策,減少了人工測量和現場查看的工作量,還能及時察覺問題并預警,助力農作物增產增收。同時還利用“水肥一體化”設備,根據土壤濕度和氣象預報數據動態調整灌溉方案,種植戶只需在系統屏幕上操作,就能對滴灌時長、水肥比例、肥量控制進行實時調節,實現分區分時精準灌溉,節水節肥率可達18%以上。
據了解,烏卡買里村“智慧大棚”建成后,全村果蔬大棚累計增產約2000公斤,每年節省人工成本7萬余元,人工管理效率提升50%以上。目前新疆聯通正將5G、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像烏卡買里村這樣的“樣板”,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智”變力量。
責任編輯:帕孜來提·吐魯洪
新疆互聯網協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