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維護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年是我國設立“愛鳥周”活動41周年,5月3日至8日,由新疆林學會主辦,新疆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協辦,于田縣林業和草原局承辦的“愛鳥周”主題科普活動在于田縣龍湖濕地公園舉行。
活動期間,通過懸掛橫幅和海報、現場講解、發放宣傳單等形式,向近三百名游客和當地群眾介紹了新疆的主要鳥類,宣傳鳥類保護成效,普及鳥類保護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傳播生態文明理念。與此同時,于田縣林業和草原局將救助的10只石雞放歸大自然。

此外,新疆林學會參與制作的“愛鳥周”科普宣傳視頻和電子海報,通過自治區林草局官方微信號和新疆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微信公眾號等線上發布。
新疆地處鳥類繁殖地西伯利亞和鳥類越冬地南亞印度次大陸之間,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每年有上百萬只候鳥經新疆遷徙。目前,新疆鳥的種類接近500種,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每年春秋季鳥類遷徙季,新疆各地都會開展愛鳥護飛等活動,為候鳥遷徙、棲息創造安全環境。此次“愛鳥周”主題科普活動,讓更多鳥類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引導更多人關注鳥類、愛護家園,進一步提高了人們愛鳥護鳥的意識,推動了鳥類保護和公眾參與,切實加強了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新疆作出了貢獻。
責任編輯:桑格林 審核:艾斯克爾?臺外庫力
新疆林學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