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千鄉萬村 氣象科普行”、“百會萬人下基層”科技周系列活動之——氣象學術交流會在伊犁州氣象局舉行。

交流會由新疆氣象學會秘書長伊里哈木·卡德爾主持。新疆氣象局二級巡視員周永剛、自治區科協學會學術部(國際部)四級調研員開薩爾·麥麥提吐爾洪、伊犁州科協秘書長王文勝,伊犁州氣象局領導班子成員及全體職工參會。

伊里哈木秘書長指出,新疆氣象學會要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促進氣象科普工作向基層延伸,發揮氣象科技優勢,以科普促進氣象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引導基層領導干部、人民群眾更好地利用氣象信息趨利避害,提升公眾的氣象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因此,專家下基層、科技下鄉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結合前期對伊犁氣象局業務需求的調研,活動期間,分別邀請自治區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正高級工程師陳春艷,烏魯木齊氣象衛星地面站正高級工程師沙依然·外力,新疆氣象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楊挺,新疆氣象局法規處處長劉志軍,新疆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王慧,國家氣象中心的援疆干部劉超,伊犁州氣象臺副臺長、首席預報員祝小梅,《沙漠與綠洲氣象》常務副主編、正高級工程師王鳳梅等專家作了題為《短臨預報預警、多元資料在預報服務方面的綜合應用》、《衛星遙感決策服務產品研發、制作》、《氣象大數據云平臺應用融入流程及案例介紹》、《強化合作、規范管理,推進專業氣象服務高質量發展》、《面向開發區、工業園區的區域氣候可行性論證—政策解讀與實踐》、《國家級環境氣象業務發展現狀與思考》、《伊犁河谷短時強降水特征分析》、《氣象科技論文投稿及寫作中的常見問題》等報告。
報告內容涉及到氣象業務創新工作的多個方面,側重氣象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內容豐富,撥云去霧,反響較好。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基層業務人員在氣象服務、氣象防災減災、氣象為農服務以及科技論文寫作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供稿:新疆氣象學會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