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正值寒冬時節,室外寒風瑟瑟,烏蘇市八十四戶鄉康家莊子村一農民家的蔬菜大棚內卻暖意融融,農民在自家的大棚里忙著生產管理。
烏蘇市科協孫厚典同志一行走進康家莊子村民大棚內了解大棚情況。村民馬伊德斯介紹道,自己充分利用自家院子里的空閑地建了一大一小兩個棚,大棚育有茄子、西紅柿、黃瓜、西瓜、冬瓜、圣女果等苗,最早的4月初開始上市。今年年初接到了烏蘇市九間樓鄉一大棚的訂單,現在正忙著育苗。

“我們育蔬菜苗已有十年的歷史,自己在房前屋后蓋了小型的大棚,由我們夫妻倆親自打理,我們家苗子的品質也經過一次次選育優化,存活率、產量高,口感好,百姓喜歡。我們不愁賣,客戶多、銷路廣,苗子能賣到很遠,附近的團場、奎屯、獨山子、克拉瑪依到北屯,都有人過來買我們的菜苗子?!痹诖笈锢镎谘b土的馬伊德斯妻子說。

孫厚典同志表示,像馬伊德斯這樣,利用家門口的空閑地建棚育苗的農民遍布整個村莊,這里村民不僅成為了大棚種植的“土專家”,更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使冬閑變冬忙,實現了農民在冬季也能勞作、一年四季都有收入的愿望,讓老百姓靠著大棚,口袋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好了,值得其他農民進行借鑒學習。希望下一步,馬伊德斯一家能借助自己苗子品質好,客戶多銷路廣的優勢,增加大棚數量,增加種植面積,逐漸走上規模化機械化的發展道路。同時,對大棚進行二次利用,種植一些季節性果蔬,提高大棚利用率,實現增效增收。
責任編輯:桑格林
烏蘇市科協 古力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