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焉耆縣科協組織12個鄉村科普館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給各族群眾送去“科普年貨”,讓各族群眾品嘗“科普大餐”。
在焉耆縣七個星鎮呼爾東村科普館,科技志愿者們除了帶領大家探索科技的奧秘外,還開展了春節貼春聯、包餃子、跳廣場舞等活動,此次活動吸引了村民及青少年共200余人參加。村民在歡快輕松的活動過程中,既學習掌握了生活當中的科普知識,又度過了一個特殊而意義的春節,這種寓教于樂的科普傳播方式頗受廣大居民歡迎。

在焉耆縣七個星鎮桑巴巴格次村科普館,科普講解員給參觀的村民們介紹了村里的特色產業--三紅產業,包括辣椒、番茄、紅酒。在這些產業的帶動下,桑巴巴格次村目前有20多人實現了穩定就業,還解決了大部分的富余勞動力轉移,使部分婦女在自家門口就能掙到錢。村民們聽完講解后,紛紛表示,通過科學種植,他們的收入一天比一天好??破震^里六點半小課堂每天都能按時開課,孩子們在這里獲取新知,探索奧秘,時刻牢記黨的恩情。
焉耆縣五號渠鄉各村科普館在科普宣傳時主要突出各村的美食特色,講解員對焉耆回民特色小吃九碗三行子、涼皮和酥皮點心的制作工藝和原材料進行詳細講解,讓前來參觀的群眾流連忘返,忍不住去年貨節掃貨。特色種植區域版塊最能引起村民們的關注,新型栽培技術、溫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統展示讓村民們觀看后蠢蠢欲動,躍躍欲試。通過手機智能控制系統,可以控制大棚內的溫度、濕度,什么時候澆水、什么時候施肥、施多少肥都可以通過一部手機來進行遠程的控制而輕松的搞定,讓人們盡享科技帶來的紅利。
走進科學、感受科學,“科普年貨”給群眾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福利,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體驗到科普服務。焉耆縣科協通過積極發揮鄉村科普館的作用,把科普館也打造成為群眾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科學文化園地,切實發揮了宣傳引領作用,助力鄉村振興,最終培養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責任編輯:曹琳哲
焉耆縣科協 閻芳、謝亞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