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閑時節人不閑,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圍繞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要求,新疆巴州和碩縣各鄉鎮、村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各類技能培訓活動,各族農牧民群眾積極踴躍參加,學知識、學技術已經成為農牧民提高自身素質、創業致富的重要途徑。
日前,和碩縣新塔熱鄉則格德恩阿茨村西梅種植地里非常熱鬧,新塔熱鄉邀請當地“西梅行家”范登義來到果園里,為村民詳細講解西梅管理的關鍵技術。

在培訓過程中,范登義通過現場教學,詳細講解了西梅樹種植要領和修剪方法,對在場人員提出的栽培技術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認真而詳盡地解答,在場的群眾紛紛拿出手機進行拍照,認真學習修剪技術。
和碩縣新塔熱鄉則格德恩阿茨村村民黃良兵說:“去年我們就想種植西梅,今天鄉里組織我們來學習,我今年也準備種上十幾棵西梅。”
新塔熱鄉則格德恩阿茨村積極調整種植業結構,引導村民栽種西梅,如今,隨著西梅種植的良好收益,使村里種植西梅的農戶得到了實惠。范登義就是受益者之一,在村里推廣種植西梅時,成為了第一批西梅種植戶。談起收入來,范登義高興地說:“今年我種的西梅也到豐產期了,我種了32畝地,也就是凈收入20萬,大家都看我這個效益挺好的,村里鄰居也都想種,我要把技術、種植經驗給大家說一下,共同交流,共同致富。
近年來,和碩依據獨特的氣候、水土、光熱資源優勢,按照“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重點突出、布局合理”的原則,出臺多項優惠政策,制定特色林果業發展的新思路和具體措施,在全縣推廣種植西梅。目前,西梅種植面積已達1.3萬畝,日漸成為當地種植戶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2022年,和碩縣將堅持按照“穩糧、優紅、興果、強畜、促特色”發展思路,組建西梅協會,編制西梅標準化生產技術規范,推廣恐龍蛋、喂厚等西梅優質品種,引導小宗果園有序流轉,集中連片發展庭院林果,創建標準化示范園3個,計劃新增西梅2000畝。
責任編輯:曹琳哲
和碩縣科協 龔其克加甫 才仁加甫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