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中,自治區科協農技中心邀請相關專家,先后在若羌縣、且末縣4村4個種植養殖基地,講授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紅棗產業種植管理和病蟲害防治、蔬菜等設施農業、牛羊育肥養殖等方面內容,并對農牧民提出的疑問進行解答。
2月20日至22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協農技中心組織新疆農業大學、新疆師范大學、自治區農業科學院、自治區畜牧科學院等多學科專家一行15人與巴州科協、若羌縣科協、且末縣科協聯合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科普大篷車科技志愿服務系列活動。
活動中,自治區科協農技中心邀請相關專家,先后在若羌縣、且末縣4村4個種植養殖基地,講授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紅棗產業種植管理和病蟲害防治、蔬菜等設施農業、牛羊育肥養殖等方面內容,并對農牧民提出的疑問進行解答。活動現場發放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手冊,農業科技、醫療衛生、反邪教等宣傳資料和宣傳品。
專家義診活動中,醫療志愿服務隊先后在若羌縣、且末縣2個縣醫院、2個鄉鎮衛生院、社區、村委會,開展高血壓、冠心病、肺病、沙眼、心臟病等疾病預防保健知識宣傳及現場義診,受益患者300余人。
在學校、村委會還開展了教具科普展、展板展示、機器人表演等科普大篷車“三級聯動”科普宣傳活動。活動現場,學生、群眾戴上眼鏡觀看3D動畫展板,踴躍參與科普實驗互動。科普宣傳員耐心地給學生解說科普展品、講解科學原理。通過寓教于樂的科普宣傳形式,大家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營造了良好的學科學、愛科學的氛圍。自治區科協農技中心主任魏立群給學校贈送了價值2000余元的籃球、足球等體育用品。
下一步,巴州科協將繼續把科普資源向基層傾斜,將科技下鄉活動向縱深推進,打通科普服務“最后一公里”,讓農民群眾真正從科普惠農中得到實惠,進一步提高農民群眾科學素質,使“三下鄉”成為“常下鄉”,更好地為農民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題。(周海霞 史鵬飛)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桑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