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協發〔2024〕25號
各自治區學會、協會、研究會,各高校科協、企業科協,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自治區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自治區科協將組織實施2024年重點科普項目。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設置
(一)學會科普能力提升項目
申報主體:自治區科協所屬自治區學會、協會、研究會(以下簡稱自治區學會)
項目內容:根據《中國科協關于加強新時代學會科普工作的意見》要求,支持自治區科協所屬自治區學會積極推廣普及科研成果,開展公益科普服務,開發本領域科普資源,豐富優質科普供給,打造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特色科普品牌,促進學會科普工作高質量發展,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在服務全民科學素質提升中建功立業。具體要求如下:
1.每個項目開展學會品牌科普活動不少于2場次,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在“科普新疆”等平臺發布活動直播鏈接,對活動進行直播,積極與自治區科普教育基地聯合協作、資源共享,擴大科普宣傳覆蓋面。每個項目須形成科普圖文及視頻,支持在各類媒體平臺發布。
2.結合項目實施情況及本學會科普工作實際,提交1份學會科普工作研究報告,重點從“品牌、平臺、隊伍、專項、獎勵、陣地”六位一體的角度談如何做好學會科普工作。
項目數量:12個
經費額度:3萬元/個
項目周期:2024年11月15日前完成
(二)農民科學素質提升項目
申報主體:自治區學會、高校科協、企業科協等(以農科學會及涉農相關單位為主)
項目內容:重點面向南疆農牧民群眾傳播農業生產、科學生活、科學經營等方面技術和知識,提升農牧民科學文化素質,在廣大農牧民群眾中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具體要求如下:
1.根據廣大農牧民群眾科普需求,每個項目撰寫科普文章不少于8篇,制作至少1部科普視頻。自治區科協擁有項目成果的使用權和版權,可在全國范圍內用于科普宣傳,科普文章支持在《知識-力量》《科學與生活》雜志等渠道發布,科普視頻支持在“科普新疆”“好奇新疆”等各類媒體平臺發布。
2.科普文章。文體不限、科普性強、圖文并茂,單篇在2000字左右為宜。
3.科普視頻。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科普短視頻、科普動畫等,格式為MP4,視頻分辨率不低于1080P,時長5分鐘左右,畫面穩定、光線明亮、聲音清晰。
4.項目成果具有獨立、完整、明確、無爭議的知識產權,且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在內的一切合法權益。
項目數量:12個
經費額度:3萬元/個
項目周期:2024年11月15日前完成
(三)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項目
申報主體:自治區學會、高校科協、企業科協等
項目內容:以激發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強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重點,面向青少年開展各類科學教育活動,開展科學家精神進校園活動,組織中小學生到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場所開展各類學習實踐活動等。
項目結合實際,開展各類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動不少于6場次,線下覆蓋不少于1000人次,線上不少于10萬人次。項目須形成科普圖文及視頻,支持在各類媒體平臺發布。
項目數量:1個
經費額度:6萬元/個
項目周期:2024年11月15日前完成
(四)鄉村流動科技展覽展示項目
申報主體:自治區學會、高校科協、企業科協、自治區科普教育基地等
項目內容:為助力文化潤疆,落實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全力抓好十件民生實事要求,以南疆為重點,開展文化科技惠民活動,不斷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具體要求如下:
深入鄉村,重點面向農牧民、青少年等群體,以流動展品為依托,通過科技展覽展示、科普宣講等方式,向群眾普及科學技術知識。每個項目開展科技展覽展示活動不少于6場次,活動覆蓋不少于6個鄉鎮(涉及不少于2個地州市)。
項目數量:5個
經費額度:6萬元/個
項目周期:2024年11月15日前完成
(五)社區科普項目
申報主體:自治區學會、高校科協、企業科協、自治區科普教育基地等
項目內容:根據中國科協、民政部《關于新時代加強社區科普工作的意見》要求,支持相關單位開展社區科普工作,增強基層科普服務能力,探索新時代社區科普工作模式,助力社區居民科學素質提升。具體要求如下:
歸納總結社區居民科普需求,每個項目開展社區科普活動不少于6場次(涉及不少于2個地州市)。凝練、分析社區科普社會化組織動員經驗及方法,形成1份本領域內的社區科普社會化組織能力提升報告,并做好相關宣傳工作。
項目數量:8個
經費額度:3萬元/個
項目周期:2024年11月15日前完成
二、項目指南
(一)科普重點
科普對象以青少年、農牧民、老年人群體為重點。青少年群體以激發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強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重點;農牧民群體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質為重點,提高農牧民文明生活、科學生產、科學經營能力;老年人群體以提升信息素養和健康素養為重點。
(二)科普主題
包括但不限于: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油氣生產加工、煤炭煤電煤化工、綠色礦業、糧油、棉花和紡織服裝、綠色有機果蔬、優質畜產品、新能源新材料,教育“雙減”、青少年科技教育、天文地理、動植物、航空航天,“雙碳”、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能源資源、綠色生產、防災減災、能源安全、氣象、消防安全、應急處置,合理膳食、食品安全、合理用藥、心理健康、衛生健康,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人工智能、新質生產力、前沿科技知識和全球科技發展趨勢等。
(三)科普方式
包括但不限于:科普宣傳、科普講座、科普展覽、科普劇表演、研學實踐、技能培訓、紀念日科普活動、各類科普比賽、科普資源開發、科普創作、科普研究等。
三、申報條件
申報單位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不接受非法人單位和個人申報。
(二)具有健全的財務管理機構和制度,信用良好,無違法記錄,且在相應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
(三)項目負責人和主要參與人員應熟悉科普活動組織實施工作,具備相關組織協調、項目指導和管理經驗。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單位,不接受申報:
1.兩年內受到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行政處罰的;
2.兩年內未按要求完成自治區科協有關項目的。
四、申報辦法
(一)申報單位可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項目進行申報。同一法人單位(單獨申報單位或聯合申報的牽頭單位)最多申報1個項目。
(二)鼓勵自治區學會(協會、研究會)、高校科協、企業科協等整合資源、優勢互補,聯合申報(需確定其中1家單位為項目牽頭單位)。
(三)申報單位按要求完整填報《科普項目申報書》(見附件),申報材料應客觀真實,要素齊全,目標合理,結構清晰,形式規范,不得弄虛作假。不能在申報書內表述清楚的部分,可添加附頁。申報書簽章齊全后,將PDF掃描件(郵件主題請注明申報單位+項目名稱)發送至自治區科協科普部郵箱。
(四)申報受理時間截至2024年5月8日18點,逾期不予受理。自治區科協科普部將組織專家開展項目評審,結果將通過自治區科協官網公布。
五、項目要求
(一)項目實施
1.項目應由項目單位本級執行,嚴禁轉包,發現此類情況將取消項目承辦資格并追繳項目撥款。
2.本項目為定額資助。工作經費超出立項資助經費部分,由各項目實施單位配套自籌經費解決,項目預算表僅編制自治區科協資助經費部分,自籌經費部分由項目實施單位自行管理。
3.對獲得的項目資金須專款專用,對照預算使用資金,不得擅自變更資金用途,不得擅自擠占、截留和挪用,保證資金支出和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性。
(二)項目變更
申報項目一經立項不再調整,如有特殊情況確需調整的,項目單位應當以書面形式向自治區科協科普部提出申請,具體、完整地說明調整的原因、工作內容、預算金額和內容等,并加蓋單位公章,經自治區科協科普部批準后方可調整。未履行規范調整程序的變更視為無效。
(三)項目監督與驗收
項目單位應積極做好項目執行情況的監督管理、總結驗收和績效評價工作,按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報送結項材料。對項目驗收不合格、不及時整改的單位,自治區科協將采取警告、通報、追繳經費等措施。
聯系人:自治區科協科普部 湯廣源 左永江
電 話:0991-6386024 6386025
郵 箱:xjkxkpb@126.com
地 址:烏魯木齊市新醫路686號自治區科協科普部(自治區科協辦公樓912室)
附件:科普項目申報書
自治區科協
2024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