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協發〔2022〕91號
各地、州、市科協: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貫徹中國科協、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科普服務能力建設的意見》(科協發普字〔2017〕45號)精神,落實自治區科協、財政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科普服務能力建設的實施辦法》(新科協發〔2018〕45號)要求,進一步加強基層科普工作,經自治區科協黨組研究決定,由2022年“基層科普行動計劃”資金對我區范圍內被中國科協命名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2個市和14個科普教育基地進行獎補。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獎補對象
(一)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2個:
1.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
2.塔城地區烏蘇市。
(二)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14個:
1.呼圖壁縣科技館;
2.克拉瑪依科學技術館;
3.庫爾勒市科學技術館;
4.塔城地區氣象局;
5.吐魯番博物館;
6.溫泉縣氣象局;
7.烏魯木齊市科學技術館;
8.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
9.新疆金風清潔能源科普基地;
10.新疆農業科學院綜合試驗場;
11.國家環境保護準噶爾荒漠綠洲交錯區科學觀測研究站;
1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館;
13.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
14.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新疆自然博物館。
二、獎補金額
對每個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和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獎補人民幣5萬元。
三、有關要求
(一)資金使用方向
1.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主要圍繞以下方面使用好獎補資金:
(1)黨委和政府重視全域科普工作,將全域科普工作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建立全域科普工作領導機制和監督機制,出臺相應的工作方案及配套措施。
(2)結合縣域經濟發展實際,探索“科普+”和“+科普”等科普服務新模式,更好地服務縣域經濟發展,實現全域科普工作全領域行動。
(3)較好地聯合本縣(市、區)全民科學素質相關單位、企業、學校及其它相關單位推進實施全域科普工作,取得較好實效,實現全域科普工作全地域覆蓋。
(4)利用廣播、電臺、電視臺、報紙等媒體開設科普欄目,運用科普公眾號、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建立科普傳播渠道,實現全域科普工作全媒體傳播。
(5)成立各類縣級科技志愿服務組織,實現科技志愿服務活動專業化、規范化、常態化。
2.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主要圍繞以下方面使用好獎補資金:
(1)弘揚科學家精神,開展特色科普活動,打造科普活動品牌,如舉辦科學家精神宣講、科普主題講座、青少年科學教育活動、網上專題科普活動,以及科普活動進農村、社區、校園、機關、企業等。
(2)科普設施和科普場館建設維護,如科普展館布展、科普器材維修、科普工作室與科普畫廊建設、科普信息化建設等。
(3)優質科普資源開發、制作與推廣,如挖掘本地區、本單位科學家精神先進典型開展宣傳展示,創作科普作品,編輯科普叢書、開發科普應用平臺與軟件、研發制作科普展教品、設計科普動漫作品、運營科普公眾號和網站、拍攝科普短視頻和微電影等,以及對優質科普資源的宣傳推廣。
(4)科普隊伍建設和科普人才培養,如組建科普傳播隊伍、聘用科普信息員、開展科普理論研究和創作研討、舉辦科普報告和學術交流、舉辦或參加科普人才培訓班等。
3.各單位可結合自身實際,選取其中一個以上方面內容開展科普活動,并形成活動方案。
(二)確保工作實效
各獎補單位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扎實落實工作要求,組織好科普活動,確保此項工作落地落實、取得成效。
(三)嚴格監督管理
獎補資金主要用于開展科普工作,嚴禁擅自挪作它用。要嚴格監督管理,合理規劃使用,堅決做到專款專用。自治區科協適時對各單位項目獎補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
請于8月15日前將活動方案(附獎補資金使用預算并加蓋單位公章)PDF版報送自治區科協。
聯系人:自治區科協科普部 湯廣源
聯系電話:0991-6386024
郵箱:xjkxkpb@126.com
自治區科協
2022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