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協發〔2023〕123號
各地、州、市科協: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貫徹落實中國科協、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科普服務能力建設的意見》(科協發普字〔2017〕45號)精神,貫徹落實自治區科協、財政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科普服務能力建設的實施辦法》(新科協發〔2018〕45號)要求,進一步激勵和支持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提升基層科普工作能力,促進縣域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經自治區科協黨組研究決定,對自治區范圍內被中國科協命名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的19個縣(市、區)實施獎補。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獎補對象
自治區范圍內19個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
1.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
2.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鞏留縣
3.塔城地區沙灣市
4.阿勒泰地區富蘊縣
5.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
6.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
7.克拉瑪依市白堿灘區
8.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溫泉縣
9.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
10.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臺縣
11.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
12.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
13.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
14.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縣
15.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碩縣
16.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
17.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
18.阿克蘇地區庫車市
19.喀什地區葉城縣
二、獎補金額
19個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各獎補人民幣2萬元。
三、有關要求
(一)規范資金使用
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主要圍繞以下方面使用好獎補資金:
(1)結合縣域經濟發展實際,探索“科普+”和“+科普”等科普服務新模式,更好地服務縣域經濟發展,實現全域科普工作全領域行動。
(2)較好地聯合本縣(市、區)全民科學素質相關單位、企業、學校及其它相關單位推進實施全域科普工作,服務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取得較好實效。
(3)利用廣播、電臺、電視臺、報紙等媒體開設科普欄目,運用科普公眾號、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建立科普傳播渠道,實現全域科普工作全媒體傳播。
(4)成立各類科技志愿服務組織,組織動員科技志愿者開展科普活動,推動科技志愿服務活動規范化、常態化。
(5)開展其它具有當地特色的科普活動。
(二)嚴格監督管理
獎補資金主要用于開展科普工作,加強基層科普工作能力建設,嚴禁擅自挪作它用。各單位要加強監督管理,合理規劃使用,專款專用。請結合工作實際,按照資金使用方向科學合理制定獎補資金使用方案,并于8月18日前將方案(附獎補資金使用預算)加蓋單位公章PDF版通過電子郵箱發送自治區科協科普部。自治區科協適時對各單位獎補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
(三)提升工作質效
各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要發揚成績,再接再厲,強化價值引領,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深入構建以縣域為重點、街道鄉鎮和村、社區為主陣地的基層科普組織動員體系,不斷提升基層科普服務能力,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營造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為建設新時代美好新疆提供基礎支撐。
聯 系 人:自治區科協科普部 湯廣源
聯系電話:0991-6386024 18167877335
郵 箱:xjkxkpb@126.com
自治區科協
2023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