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由自治區科協、阿勒泰地區行政公署主辦,阿勒泰地區科協、地區教育局、地區第二高級中學、阿勒泰天文館,阿勒泰市科協、阿勒泰市教育局承辦的“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五大產業發展”2023年全國科普日新疆阿勒泰啟動儀式暨主場活動、自治區“2+6”全國科普日新疆主場活動之一在阿勒泰天文館舉辦。阿勒泰地區行政公署副專員潘峰、自治區科協二級巡視員李永晟出席活動并致辭。來自阿勒泰地、市全民科學素質成員單位領導和科普宣傳員、地直科普教育基地的負責人、各縣市分管科協的領導及科協主要負責同志、老科協代表、科普專家團代表、幼兒園、中小學、職教園區的師生代表和社區群眾500多人參與活動。

潘峰強調,地區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組織體系更加健全,科學教育與培訓體系持續完善,科學教育納入基礎教育各階段,科普基礎設施迅速發展,科技館、天文館建成投用,現代科技場館應用逐步完善。希望各級科協組織和科技工作者要多渠道、多方式向公眾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號召全區公眾積極行動起來,主動參與各級科協組織的食品安全、防災減災、特色科普研學游等活動。
李永晟介紹了“2+6”全國科普日新疆主場活動,肯定了阿勒泰地區“五大”科普工作平臺取得的成效,要求各級科協組織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強化科普動員力,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共同致力于拓展科學普及深度、廣度和精度,深化科技惠民行動,讓科技創新成果更好惠及各族群眾。他指出,各級科協組織要更加積極整合各方力量共同發力,以青少年、農牧民、產業工人、老年人、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為重點,持續加強科普教育,增強科普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他強調,要深化科普供給,培養科普人才,提升科普場館內涵建設,推動科研機構、教育機構和社區、社團積極投入科普事業,大力實施科普重點工程,不斷提升基層科普供給能力。


啟動儀式上,為榮獲“自治區科普教育基地”稱號的阿勒泰地區文博院、新疆可可托海研學實踐營地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授牌,為榮獲“地區科普教育基地”稱號的阿勒泰地區中醫醫院(哈薩克醫醫院)、新疆地礦局第四地質大隊展覽館授牌,對阿勒泰市、布爾津縣、哈巴河縣、吉木乃縣、福海縣、富蘊縣等第37屆新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代表頒發獲獎證書。


主場活動上,阿勒泰地、市30家全民科學素質成員單位開展咨詢、義診、真假食品鑒別、農產品新品種展示以及食品安全、防災減災、新疆“四史”、全民閱讀等展板展示,發放安全生產、疾病防治、禁毒、全民科學素質系列知識手冊、反邪教知識、氣象災害避險等科普資料,累計展出展板80多面,發放各類資料1萬多冊;組織領導干部、社區居民、青少年學生分批參觀了阿勒泰天文館鎮館之寶——“阿勒泰之星”、LED建筑成像、高清光學星空等,體驗了逼真探月、多功能球幕劇場等;中國飛天夢科技志愿團北航支隊的志愿者們為各校師生帶來了一場主題為“為祖國去飛行”的科普活動,講解航天科普知識及航天精神,對培養青少年航空航天愛國情懷和報國熱情,提高科技知識和科學素質起到了促進作用。


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阿勒泰地區科協還將組織縣市科協、全民科學素質成員單位、各類科普教育基地,利用各自資源持續開展融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為一體的系列科普活動60多場次,為各族群眾獻上一場豐富的科學盛宴。
責任編輯:桑格林 審核:王婷婷
阿勒泰地區科協 張雪蓮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