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富蘊縣科協、富蘊縣氣象局、富蘊縣教育局聯合開展“世界氣象日:攜手縮小早期預警差距”為主題的2025年世界氣象日科普活動。活動以專題講座、實地參觀和座談交流三種形式開展,有關縣領導及縣直單位和鄉鎮負責人、全縣各中小學師生和家長代表參加活動。

富蘊縣科協邀請我國工程抗震與減隔震技術領域知名專家溫留漢·黑沙教授在富蘊縣會議中心和富蘊縣高級中學分別針對縣直及鄉鎮干部職工、學校師生及家長進行“科技發展助力防災減災”的專題講座。授課內容圍繞結構的抗震與隔震研究及設計、古文物隔震研究、橋梁減隔設計、地震氣象災害交互機制、氣象災害對地震的響應、地震對氣象災害的影響等開展,全縣共計1100余名干部職工和學校師生、家長代表通過現場和視頻的方式聆聽了講座。
活動中,100名中小學生走進古代科技史展廳和氣象觀測站,工作人員現場講解答疑。孩子們對古代科技展中的天文觀測儀器、雨量器、濕度計等氣象展品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在參觀過程中深刻感受古代科技的魅力和深厚底蘊。在氣象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學生們還通過宣傳臺、宣傳展板和氣象咨詢臺、氣象科普宣傳資料等了解了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等級與防御指南、氣象科普和防災減災知識。在觀測站,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溫濕度傳感器、翻斗式雨量器、便攜式自動氣象站等氣象儀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世界氣象日的由來。整個過程學生們認真聆聽講解,座談環節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工作人員耐心解答,現場互動頻繁、氛圍熱烈。
此次氣象日科普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氣象科學素養和防御氣象災害的能力,更激發了學生探索氣象科學奧秘的濃厚興趣。
責任編輯:帕孜來提·吐魯洪
供稿人: 富蘊縣科學技術協會 鮑玉賢 唐媛媛